其實是不想說什么的,只是看到了豆瓣上一些“天才們”的言論,實在是憋不住了。
“天才們”的言論:“一個生活悲慘卻不自知的女性”。
個人觀點:個人認為你80%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也許是當前這過度追求物質(zhì)享樂的社會造就了你。我們從劇情中可以看出,花是在“狼人”爸爸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秘密后,還繼續(xù)和其交往的,也就是說這是花自己選擇的道路。雖然物質(zhì)上生活很艱辛,但是花還是很努力的撫養(yǎng)著孩子,和鄰里之間的關(guān)系也相處的很融洽。請問她是如何生活悲慘了?請問她是如何不自知了?幸福的含義是什么?
“天才們”的言論:“被狼人推倒了”,“人獸蠻惡心的”。
個人觀點:其實我認為細導在影片劇本的設(shè)計上肯定考慮了倫理方面的因素,但這不是電影想要表達給觀眾真正的思想。正是由于故事情節(jié)才有了后面花對孩子所說的“是想做人呢,還是想做狼”,以及后面雪和雨面對不同的人生選擇。好了不扯了,扯遠了。社會的不同,思想也就不同,人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說什么樣的話。反問:為什么影片可以上映呢,且在老美那也上映了?
這是一個我看的非常有疏離感的電影。感情無法投射,后半部雖然好了一些依舊如此。無法投射是因為不認同,因為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故事。雖然說是有童話性質(zhì),總也得邏輯上說的通不能到處是漏洞吧。
莫名其妙的在人群人多看了他一眼愛上了狼爸,莫名其妙的見到狼爸真身沒有一絲絲人類基本的恐怖反應(yīng)(就算是真愛也得有第一恐懼反應(yīng)吧),莫名其妙的不知原因狼爸死了,莫名其妙的媽媽竟無一個親戚,莫名其妙的小兒子走了,周圍的鄰居看少了一個人難道不會問嗎?戶藉難道沒人管嗎?放在一個真實社會的氛圍里這不能不去考慮不去自圓其說吧。
更莫名其妙的是這個電影的一個核心內(nèi)容,我看不少評論還無人談到涉及到一個關(guān)于孩子的天性教育問題。媽媽本人本持著隨孩子本性發(fā)展的方針,讓孩子“自由”發(fā)展,想做人還是想做狼由你來選擇??墒侨祟惖谋灸茈y道不是把狼拉回來做人嗎。這媽媽是圣母過了頭了吧。放在真實生活的映照里,我也不能認同“隨孩子天性”的教育方針。因為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所謂素質(zhì)教育,快樂童年的實質(zhì)是什么。誰信誰傻瓜
我在2022年的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jié)的這一天打開豆瓣的影評的寫作界面,距離我在國際關(guān)系概論課上走神過去了不到兩個小時,距離小花梅事件被曝光過去了39天,距離我提交完一篇信手涂抹的女性主義論文過去了45天,距離我結(jié)束高考過去了607天,距離我第一次打開這部影片過去了1003天。在1003天之前,我用一個六月的下午看完了這部跨度十多年的電影,然后潦草地收拾好書包在逼臨夏至之時格外漫長的黃昏中前往學校上晚自習。
人似乎很喜歡把自己作為時間軸的起點與終點丈量時間,獨立于結(jié)構(gòu)之外的歷史建構(gòu)
我討厭這種撒完糖撒玻璃渣的電影QAQ
狼爸爸死的時候我真得哭出來了,受不了,以后都怕有“溫馨場景恐懼癥”了,生怕這一秒的溫情便是下一秒眼淚落下的罪魁禍首。前面有多歡喜后面就有多傷心。沒遇到狼爸之前,花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背影透露出濃濃的孤獨,狼爸也是在各種各樣的家中搬運著東西,期待著有一天能有個能笑著說“我回來了”的溫馨的家:家中有正在廚房煮著飯的妻子,孩子們吵吵鬧鬧,爭著吵著前來要爸爸評評理,熱熱鬧鬧開飯,晚餐的香氣彌漫在周圍……所以當花說出那句“那我在家中等你好了”,一瞬間擊中了我的心?,沒有男人會拒絕得了吧,尤其像狼爸這樣一個渴望有幸福家庭的人。當看到他們一起去超市挑食材,花在煮飯狼爸把工作時在路邊摘下的小野花插到花瓶中,一起吃東西,一起看書時真的好感動。可惜這幸福的日子太過短暫了。當花懷著小雪的時候,狼爸半夜一身雞毛,抓著自己狩獵來的野雞站在門口憨厚地笑著,親自煮給花吃的時候,真的好感動,這是一個好男人
“狼的孩子雨和雪”質(zhì)量保證劇情片 我想說 要很感謝媽媽吧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