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舞劇電影,也是第一次看舞劇。
剛開始看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非常不習慣,整部電影沒有一句臺詞,觀眾需要完全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體會其中想表達的情緒。
但是看完整部電影之后,我感受到原來肢體語言和演員的表情就足以讓人深入到故事線中。
首先是電影英文名 Red radio over Shanghai,足夠讓我清楚這是專屬于革命的紅色電波,是象征著勝利的電波。電影中作為雨滴的電波,電影中李俠與蘭芬相擁時打出的電波,相結(jié)合成為一種永不消逝的電波。是革命的信念,是愛。
其次
舞劇,這門以肢體為語言、以音樂為靈魂的藝術形式,總能以獨特的方式觸動人心?!队啦幌诺碾姴ā繁闶沁@樣一部作品,它用舞蹈講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諜戰(zhàn)故事,體驗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這部舞劇電影巧妙地將話劇的敘事性與舞蹈的抒情性相結(jié)合,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剛毅的男主角、溫婉的女主角、天真無邪的小學徒、沉默隱秘的黃包車夫、雷厲風行的反派女特務……每個人物都以獨特的舞蹈動作,詮釋著他們鮮明的性格特征。在無聲的銀幕上,動作成為情緒,舞蹈成為語言
有些劇透
長河漫去,唯愛與信念永存。
一部比較特別的電影,舞劇改編
整部影片中融入了真實影片、場景設計、舞臺呈現(xiàn),有機結(jié)合,銜接自然,虛實結(jié)合。紡織女工和抗日戰(zhàn)士攜手成為交通聯(lián)絡員,開展和敵人斗智斗勇的戰(zhàn)斗。
影片中,每個人都演技舞技雙重呈現(xiàn),很真實。
消息在衣服里,在換掉的絲帶里,在皮尺上,有勇有謀。
車夫犧牲了、交通員犧牲了、裁縫犧牲了、聯(lián)絡員犧牲了…
每個人都毅然決然赴死
他們來不及道別,倒在了去往光明的路上,勝利的前夕
活著的人萬分悲痛,但,任務還沒有完成,繼續(xù)
有幸觀看了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致敬場”觀摩活動,地點在美琪大戲院,一進門就看到現(xiàn)場布置了旗袍和李白家書,氛圍感一下子就有了。
舞劇固然有令人贊嘆的舞段,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其作為完整劇作的敘事手法和對人物情感的精準描繪。非舞蹈部分的肢體細節(jié),為角色注入了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讓每一位角色都鮮活起來,不再是簡單的舞臺符號。每次觀看,我都選擇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角色上,總能發(fā)現(xiàn)新的故事線索和情感表達,這種體驗讓我倍感滿足。
此次觀影,電影院的硬件設施也為帶來了極佳的沉浸體驗
這部電影我覺得很好非常好。如果藝術形式一塵不變,舞臺藝術呈現(xiàn)形式如果不能被打破,那在如今科技、審美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哪怕演一千場一萬場甚至一億場終將會被湮沒在歷史中。這部電影不能用傳統(tǒng)的舞劇思維去審視,不能用傳統(tǒng)的劇情電影思維去觀看,更不能用紀錄片思維給影片來定義。這部影片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是一種藝術的新范式,是對舞蹈空間、舞臺調(diào)度、電影畫面內(nèi)外調(diào)度、音響音樂的敘事表意功能、舞臺裝置藝術和鏡頭調(diào)度轉(zhuǎn)場的一次大膽乃至顛覆性的嘗試。鏡頭游走于虛實之間,游走于舞臺與實景之間
沒看過舞劇版,先看了電影版,感覺是一部刀尖上起舞的舞劇電影。
刀尖上起舞的是揪心的劇情。在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死抉擇,太催淚。一幕是小裁縫揮手告別,年輕生命的逝去,令人扼腕嘆息。一幕是蘭芬懷孕,是新生也是永別,白色焰火前的雙人舞像凄美的絕唱。
刀尖上起舞的也是很新的電影形式。雖然電影版可以看到不同的視角和更細膩的表情。但歷史影像部分真的容易出戲,直到裁縫店部分,才逐漸沉浸進去,后面的劇場觀眾席片段,又有點跳脫??戳擞霸u,才get到舞臺空間,實景空間,心理空間
【永不消逝的電波】舞蹈演員的演技一直被低估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8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