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萍
其實我是挺佩服海萍這樣的女人的,也非常的理解她。很多人都說她是落得好處最多的,所以我首先談談對她的認識吧。
她也是一個充滿著憧憬來到大城市的女孩,就好像我當年非得留在北京一樣,覺得只要自己去奮斗去努力將來一定能過上自己希望的生活,一樣不想回家鄉(xiāng)做井底青蛙。其實還有就是怕回去被人看不起,越是小地方,人與人之間越喜歡攀比,每次回家都會聽到媽媽說誰家的孩子在上海找個有錢老公,誰家的孩子在北京買房子了,誰家的女兒月薪過萬等等。這種虛榮攀比帶來的壓力改變了自己對幸福對生活得認識,只能讓自己咬著牙在不屬于自己的大城市呆著。
每天和很多同樣年紀的人擠公交一個多小時上班,甚至有一陣子自己忘記了白天使什么樣子,每天天黑著出門天黑著回家。
海萍就是這么熬著,有了孩子后,卻只能一年見幾天自己的孩子,這對任何一個母親都是折磨。所以她買房子確實不是虛榮,而是對家的渴望。
的確,給外國人上課的機會是宋給的,但是她抓住了這個機會,用了全部的精力去做好她,剩下來的都是她通過努力換來的。想想
原本在光鮮亮麗的背后,就是襤褸衣衫。國際大都市就像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把焦點放在鎂光燈照射的地方,觀眾所看到的,就是華美壯麗絢爛澎湃。對于光線照不到的角落,即便里面有灰塵,甚至有死耗子,誰會注意呢 ? ——宋思明
很長時間沒看電視劇了,總覺得電視劇劇集太長,劇情過于邋遢很耽誤時間,尤其是那些數(shù)百集的韓劇。前陣子聽別人介紹《蝸居》不以為然,但之后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它,房價、小三、腐敗都在這部劇中一一體現(xiàn),我才開始對這部劇產生了興趣。
三十五集,并不短但很值。
“很現(xiàn)實的一部劇”這是大多數(shù)的觀眾給《蝸》簡短的評價。一般來說人們大多數(shù)都比較喜歡主題搞笑的輕喜劇,這也是好萊塢總是主打那些英雄主義或者是結尾總是皆大歡喜的影片的原因。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都疲憊于生計,希望能從電影或電視劇中找尋慰藉與希望,然后在一片嬉笑過后繼續(xù)為口糧四處奔波,好像這樣的劇才能讓我們疲憊的心稍作休息,好像也因為這,我們喜歡像《奮斗》《愛情公寓》這樣青春勵志的偶像劇
雖然海藻的這個角色被用了太多的筆墨,雖然從一開始,憑著我們對她了解,因此,我們覺得很有同情之處,她的結局是悲涼的。雖然她看著可憐.......
可是她是這一群人最終的受益者,她的孩子和子宮只不過是她應該付出的代價,不值得任何同情。正如宋所說,太容易得到是被這個社會不允許的。
在一次她洗澡的時候以及宋某一次的傾心相談的時候,她在心里的小動作,我想那不是一個純潔的想法,在宋太太第一次約她的時候,她心里那種做作的嘀咕,實在令人作嘔。在徹底與小貝分手的時候,她上了宋的車,她那諂媚而又討好的聲音.....這些都足以說明她是一個貪得無厭者。從小有著保護的她,在一遇到問題就想找個依靠以便順利解決,她那么輕而易舉的得到足以讓其他的女人嫉妒而抓狂。所以,她不是單純,而是懶,懶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只想依靠。殊不知,這個世界,生存從來不是男人一個人的事。
她不過是因為長相和氣質與一個已故的女子相像這種偶然而已,僅因此贏得了宋的愛。其實,宋愛的不是她,而是那個已故女子以及那個年紀的遺憾。
最為悲涼是宋太太,正如宋所說
今年過年, 天氣很惡心, 又冷又下雨, 只能無奈地在家蝸居, 然后就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去年熱播大劇《蝸居》, 看前由于無數(shù)人的空間都說了這部連續(xù)劇, 也就知道了個大概, 為了不被社會潮流所拋棄,決定看下這部片, 雖然很多人說這部劇太壓抑, 看了心情會很郁悶, 但是現(xiàn)實生活就是那么真實存在, 即使是壓抑,那也是現(xiàn)實, 只能以坦然的心胸去接受,同時, 由于我今年一直在考慮找工的事情, 就和找工一起聊下感想。
關鍵字 :大城市vs小城市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海萍為了所謂的大城市生活, 為了有更多的品牌衣服可以購買, 為了有發(fā)展的機會,選擇了在大城市, 而不愿意回到家鄉(xiāng),一方面是因為外面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更多的機會, 但是另一方面, 我覺得更多是一種虛榮心的心理, 一個名牌大學的高才生, 好不容易考出來,又怎么愿意回到窮鄉(xiāng)僻野的小山村,自己內心這一關肯定是過不去, 然后還有來自家庭的壓力, 很多農村的孩子, 覺得能有一個孩子在大城市工作是件很體面, 很光宗耀祖的事情
《蝸居》二奶是這樣煉成的——二奶的成長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