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連姆尼森演偵探,走的還是營救那一套,前者身手利索,現(xiàn)在則因為年齡問題明顯吃力,加上導(dǎo)演不想老老實實的塑造人物,只顧消費影迷的仰慕,導(dǎo)致這種沒有腦子的推關(guān),更像是迫不得已的硬抗……
虛假的曖昧、骯臟的交易,連馬洛都揣著不好的秘密,如此這般,竟讓我對愛情悲劇有了幾分渴望……
簡而言之,節(jié)奏毫無波瀾,生死冷眼旁觀,角色無一喜愛,結(jié)局有點失態(tài)……
截止到目前,連姆·尼森未來仍舊有近十部以營救命名的電影。
這是連姆·尼森根本無法預(yù)料的,在2008年已經(jīng)56歲的他會以動作演員的身份紅遍全球。
其實當(dāng)我們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他的動作電影中時,往往不會注意到他也是一位十足的演技實力派,早在1994年的時候他就憑借《辛德勒的名單》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的提名。
15年的營救經(jīng)歷,讓他收獲了豐厚的名利,并成為公認(rèn)的營救大神。
從商業(yè)的角度來說,連姆·尼森本人是無法徹底退出營救生涯的,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他是很想擺脫這種桎梏的
廉頗老矣就沒什么好劇本給他演了,小說本身就是垃圾,無論什么編劇也編不出什么花樣來,導(dǎo)演也是混飯吃的東西。
一個私家偵探,需要警察拜托他搗毀黑幫?找個人而已,居然跟一個司機倆人大開殺戒成了殺人犯了?一個多小時的電影找人是主線,那個人竟然自己就突然跑到偵探家門口了,還給自己約個死期,偵探就親眼看著他被槍殺然后再火燒,太爛了。
所有人說話都是一樣的腔調(diào),一樣的措辭方式,所有人都是詩人、哲學(xué)家的口吻,所有人說話都跟一個模子復(fù)制粘貼出來的似的
馬洛:連墨西哥毒販拍的都不如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6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