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人的丈夫是拆彈專家,家庭生活寡淡,有無形的裂痕。出于對這種夫妻狀態(tài)的不滿,女人在酒吧等待丈夫執(zhí)行任務(wù)回來的時候,被報社記者布萊克搭訕成功,進而偷情。時間無聊地過著。在與丈夫兒子去看足球賽的路上,女人遇見了布萊克,并借故不去體育館,而是和他回家廝混。就在兩人云雨的當口,他們看見電視上的直播:球場遭到炸彈襲擊,變成人間地獄。女人的丈夫和兒子當場殞命。剩下的故事,就是女人治療感情中羞愧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
這就是《燃燒彈》的情節(jié)。電影的絕大部分都用來展示女人的自責和懊惱,她不能原諒自己,陷入瘋癲的狀態(tài)。通過對從前——主要是兒子——的回憶,以及現(xiàn)今處境的蒙太奇剪接,制造出女人生活的全面崩潰。羞愧這種原始的力量,重重將她壓在城市的所有角落中,使得她在仰望印著兒子和丈夫照片的巨大氣球時,屢屢走在自裁的邊緣。但這一切因?qū)懶诺呐e動逐漸改變。
寫信是心理醫(yī)生的建議,建議她給爆炸的幕后主腦本拉登寫信,從而說出心里的想法、怨恨和希望。這一寫信的過程被處理成電影的旁白,像是以文字襯托的mv
版權(quán)聲明:轉(zhuǎn)載時請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16289698.html
Incendiary-燃燒彈-2008
迷上了Michelle Williams,就開始找她的電影看,本片就是其中一部。這是一部看似很小眾的片子,下載了很久才搞定。網(wǎng)上對于此片的評論也是不多,讓我越來越覺得Michelle Williams選片的品味是那么與眾不同。
影片的故事很散,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主線,由很多的小場景串聯(lián)起來。全片的故事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恐怖襲擊后,一個女人的生活。影片展現(xiàn)出女人的傷心、恐懼、迷茫、孤獨,以及最后的頻臨崩潰,隨著影片的結(jié)束女主角重新找到希望,堅強的繼續(xù)生活下去。這部影片只是將現(xiàn)實展示出來,并沒有別的復雜情節(jié),平淡的如水一樣。
一部沒有情節(jié)起伏,只是展示現(xiàn)實的電影,往往會拍的比較平庸,本片既是如此。整個影片的觀看過程中,讓我昏昏欲睡,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充斥在畫面中,看起來相當?shù)臒o聊。影片中人物的也如夢囈一般,說著讓人似懂非懂的獨白,使劇情更加乏味。最主要的一點是,全片幾乎沒有高潮部分
看完這部電影,除了讓我感到疲憊之外,唯一一個讓我想了想的問題就是:那個嬰兒到底是誰的?
我想,這個孩子是導演的,只因為她的這部電影需要一個生命的象征。
這個象征可以挽回一個幾乎要自殺的女人的生命,同時可以讓大家對未來充滿希望。
知道為什么導演要讓那女主角是蕩婦嗎?
就是因為到最后導演需要一個新生命,而女主角的丈夫顯然已經(jīng)不能跟她完成這個使命了,于是才安排了伊萬,又或者那位丈夫的同事。
多么可笑啊,一個本應(yīng)充滿人性光輝的角色卻是一個趁丈夫兒子不在帶男人回家的蕩婦,而這蕩婦還被當作一位偉大的母親來延續(xù)令人贊嘆的生命。
整部電影,那位拼命認真努力工作、對家人充滿感情的丈夫,成了導演眼中死不足惜的陪葬品,在后面的悲哀中,喜歡尋找刺激的出軌的女主角竟然絲毫沒有表現(xiàn)出對她丈夫的一丁點思念與愧疚,反而在電影結(jié)尾,驟然因為肚子里有一個不是自己丈夫的孩子而彰顯得無比偉大了。
真不明白導演和編劇是怎么樣想的。
大概外國人的理念的確和中國人不一樣吧。
真是難得一見的差片,深度不夠,力度不夠,視角單薄
《燃燒彈》人物鮮明!給拉登的一封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3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