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還是老片子看得過癮。這部片子有種《活著》的感覺,從年輕氣盛到老年悲哀。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就如常二爺所說,“不要做好人”。何為好人,何為壞人,不過都是為了活著,只是壞人想方設(shè)法地想要更好。偷雞摸狗,道德敗壞,殺人砍頭,在他們眼里,已成常事。無法拯救,那做好事拯救的又是何人呢?無非是那些貧苦的民眾,那些思想還尚未腐敗的人們。但是僅僅只靠一人之力,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局面,不過是螳臂擋車罷了。最后勉強拖累的終究是自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好人沒好報
真好啊。個人主觀來說,之所以給五星是因為在一部總體上非常好的電影的基礎(chǔ)上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炫技的感覺,不論是從演員演技還是劇情、攝影上都表現(xiàn)的非常自然且真實。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命運,而這一切不以善惡為標(biāo)準(zhǔn),不因個人奮斗而改變,僅以大時代下是否能隨波逐流決定個人命運。直到電影接近結(jié)尾,茶館老板、常四爺、松二爺?shù)娜司凼鬃罱K為這部電影定下了悲劇的調(diào)子,難免讓人心有戚戚。最喜歡小丁寶和茶館老板的對手戲,紅顏對皓首
《茶館》它反映了,在那個年代,我們國家,清朝的政治腐敗,有的人在茶館里談生意,有的在茶館里貶低國家,他們說洋人的玩意就是好,這一項也反映了我們國家的政治腐敗,茶館里的老板,在茶館里呆了很久,直到國家快要出來,他才關(guān)的茶館,在關(guān)閉的那天,以前的那些經(jīng)常來茶館的人又重逢了,最后那老茶館是記錄那時的清朝
1982年能拍出這樣的電影真是一絕,可能我還是對那個時代中國的電影欠缺了解,或者說沒看過幾部。
首先說演員,所有人的演技都可以說是現(xiàn)在所謂的國家級演員,雖說類似舞臺劇?但是表演都恰到好處,不讓人感覺用力過猛,卻又很有張力。接著說妝容,一個演員扮演了對應(yīng)角色的一生,而不同時期的妝容非常自然,非常的用心。
影片中的細節(jié)也很到位,比如洋人控制中國,軍閥混戰(zhàn)時期,茶館里掛滿了各個國家的國旗,當(dāng)時中國的地位在這小小茶館一目了然。
影片到最后
連著在b站看了兩遍,首先想感嘆本片的拍攝深度,將時代的變遷通過各個不同階級的角色不留余力地呈現(xiàn)出來。
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常四爺秦二爺王掌柜撒紙錢祭奠自己的時候彈幕里有一句“希望我們的孩子永遠看不懂這部電影”,私以為讓孩子看不懂是時代的退步、是教育的悲哀,雖然我對歷史的了解程度有限,但歷史確實是一面明鏡,歷史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只有當(dāng)我們都牢記那段歷史,才能真正避免重蹈時代的覆轍,真正地自信地前進發(fā)展。
躍然于熒幕上的多個角色
前天剛剛?cè)?2年的《茶館》,劇本自是不用說,里面的演員水平也是相當(dāng)之高,場景布置、登臺造型、臺詞念腔塑造了一種頗具年代感的老北京風(fēng)味。今天劇里“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不幸逝世,在緬懷老藝術(shù)家的同時,我也來寫一下我對這場話劇的感悟。
說在前面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經(jīng)典劇目了,藝術(shù)性、歷史性、人物塑造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特別是對那段動蕩年代的描寫,三個歷史切片,三幕戲劇編排,虛寫人物境遇,實寫時代變遷。但是諷刺的是,時代變來變?nèi)?,終究還是戰(zhàn)爭混亂,主人公仍然命途多舛
【茶館】方寸天地,演繹世間悲涼。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