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碼字了,實在很是想念,想念文字從筆尖流暢出來的感覺,想念那種匪夷所思、蜚短流長。樂嘉說,莫言是典型的紅色性格的人,寫作的很多人都是紅色性格,因為心中的百般起伏、千般思慮從來不會對人說,只能依靠寫作來寄托我們的情感,于是我們都被貼上了紅色標簽。
把自己歸為寫作者之列實在愧不敢當,無非是前段時間闖兒一直催我?guī)退麑懫恼?,盛情難卻,想來確實好久沒有寫東西了,好久沒有反觀自己,舒緩一下心中的郁結。我這么投入的生活、拼了命一樣的往前沖,緊握住手里的所有,一刻也不敢放松,我一路追逐不想回頭,偶爾停下來看看來時的路,哇,該怎么形容我的感受呢?我走過許多地方的橋,喝過許多種類的酒,看過許多顏色的云,卻不及遇見最好時候的人。
提起筆就想起了這個題目——彼岸是回不去的家鄉(xiāng),還記得電影《甜蜜蜜》里黎明對楊恭如說:“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沒有人能夠回到從前,所有的人都不能,所謂回到過去、回到從前無非是給自己找一個逃避的借口,你以為你能回去,你以為你還能回到以前的日子嗎?不可能了
看完#彼岸1945# 哭死~~~%>_<%
為什么最后讓蘇臺英那么慘?好不容易找到妻兒,就算生活再艱難好歹一家人在一起,為什么偏偏是他親手送妻兒上了太平輪??
如果非要有太平輪事件,我寧愿他也上去了,一家人死在一起也比自己孤獨一生強啊啊啊?。?!抓狂
各位仔爺?shù)姆劢z們,看到下文請不要打我...
從F4年代開始,周瑜明在我心中就是一典型的“繡花枕頭一包草”...
可能是我有漫畫先入為主的關系吧,無論是花澤類還是零,由他詮釋起來,除了那張不笑時還算精致的五官以外,實在找不到什么讓人稱道的。
且,找女友還能找上大S這樣的,可見其品味啊... ...(據(jù)說大S生活中比小S那個啥多了...)
最最不能忍受的是他的臺詞功底,說實話,到現(xiàn)在仍然是,平卷舌不分,HF不分,這兩天看他說日文之后,我由衷地發(fā)出感慨,仔仔你還是說日語吧!-_-|||
可是...可是,可是,
昨天無意中看到彼岸的預告片,說實話,最初真的就是被“周瑜明出現(xiàn)在一部紅色劇集中會有多雷人的表現(xiàn)”這一好奇心驅使的,沒想到看完預告片之后,徹底震撼了!
那是一種80后偶像們絕少能表現(xiàn)出的真實感,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絕望和憂愁,似乎,只能在80年代劇集老一輩演員中找到的,竟然很自然地在他身上流露... (明道之前也和一謀女郎演過大上海的年代劇,和某勛站在一起時,讓人覺得他們其實是在橫店拍兩部戲來著...)
對我來說
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還原了臺灣228的慘案,而這部劇故事的後半段的一系列悲劇,都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fā)生的,臺灣人很可憐,被清廷割給日本,國府去了臺灣依舊排除異己,殘害臺灣人,所謂的臺獨思想,就是被這一段不堪的歷史點燃的,臺昌在日劇時代沒死,國府去了幾個月就死了,這說明甚麼?值得中國人思考的東西,求同存異和去偽存真是國人永遠要學習的,窩裡鬥,也是很國人最大的陋習。在真情面前,強盜只能更加地為虎作倀
首先說明我看的是臺版《回家》。演員都是原音,三種語言交替講,非常有時代感和代入感??吹胶芏嘣u論說不喜歡蔣雯,說臺英太壓抑,說幸福為什么一定要有犧牲和成全?因為那個年代人的思想本來就是和現(xiàn)在不一樣的。每個角色的性格和選擇,都是他成長環(huán)境下的必然。少一點自以為是,多一點同理心,就會覺得這部劇真的值得五顆星!(另外,說周渝民出戲的,是因為太帥了嗎?一邊難過得胃疼還一邊舔顏的我,確實覺得他這張臉太讓人分心了~至于演技嘛,自家孩子,我不太好意思夸,95分是有啦~)
繼續(xù)關注《彼岸1945》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