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只想買個票支持一下票房的,因為知道自己一定會哭死
出了事……不能不看了啊
還好,只哭了前半場
主要是因為后面“凌丹”拍得太糟了啊哈哈
很明顯是拍給大馬看的……球風都改了哈哈
戴上粉絲濾鏡及格線吧,拿督在大陸路人好感這么高票房這么低是有原因的
說起來這兩天一直在哭。看電影之前剛好看到中國公開賽決賽,金廷VS桃田,看著看著就哭了——真有點小林李的味道呢,只是林李可能……
天王時代終于徹底、徹底過去了啊,羽毛球是年輕人的時代了
只是陶菲克的“年輕人”找到了,林丹的呢
做為一個羽毛球愛好者,對于李宗偉的這份精神一直崇上尤佳。去年就知道這部片子的影訊,一直期待著欣賞。幾個月前片花和主題曲的宣傳,也著實讓大家高興不已。只不過在北京上映的院線、時間段都讓人匪夷所思,至于票價也是參差不齊。不過還是選擇了最普遍的價格-19.9元。不知道是國人的愛國熱情高漲,還是廣電總局的審批問題,這部電影屬于靜悄悄的來了,至于什么時候下線那就可能是隨時吧。
回過頭來說說電影本身,中懇的說,如果想看場景畫面,那是不存在的。通篇基本如流水賬一般
武漢出差回來重慶路上手機看完,一如既往的感動得一塌糊涂,鼻涕眼淚占據(jù)全片四分之一時間。
羽毛球,小學五年級時,母親送我了一副球拍,紅色的球拍架子和黃色的穿線,我把自己最喜愛的旺旺貼畫,認認真真地貼在了手柄上,那年我12歲。
打球就要認真,這是我對自己第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尊重。認真就有輸贏,但一個人的輸贏只能讓我笑笑,唯有一群人的榮譽能讓我熱血沸騰。
有幸體驗過一次,曾經(jīng)參加過一次網(wǎng)上羽毛球群里組織的團隊比賽,我作為男雙之一,為團隊而戰(zhàn)。比賽是累積積分制,我上場之時
李宗偉四次參加奧運會,三次奪得男單銀牌,其中,兩次輸給林丹,一次敗給諶龍?!?a href="/w/id250941.html">敗者為王》的故事只講到了2006年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決賽上李宗偉逆轉宿敵“凌丹”。其實,李宗偉敗者為王的真正起點,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單決賽。連續(xù)三屆奧運會挺進決賽,足以證明他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個人實力。
而李宗偉的這些經(jīng)歷,都讓人不禁想起中國的奧運“三連亞”,那就是連續(xù)三屆在乒乓球男單決賽中摘銀的王皓。但是,李宗偉之于王皓最大的不同,是他擔負著整個國家的奧運金牌夢。身上承載著如此重壓
馬拉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備受馬來西亞和中國球迷喜愛,看完以他作為原型的體育勵志電影《敗者為王》,深受感動,如果一個人輸?shù)嚼钭趥ミ@個程度就真的可以給人生找借口了。
失敗的人生真的可以找借口。三屆奧運會、四屆世錦賽決賽都屈居亞軍,為人生所憾事。與老對手林丹40場比賽,輸了28場,仍在堅持。另一方面,不到30歲獲得馬拉西亞拿督稱號,如今體壇退役,受人被人尊敬。人們常常鼓勵那些失敗的人不可以找借口,要勇者無畏,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甚至最后你都在失敗
“李宗偉:敗者為王”我知道生命有太多殘缺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