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才了解到,影片被多次修改過,原本的結局是所有人都犧牲了,但是我看的版本卻不是這樣,比如,原版是女衛(wèi)生員在快要被日本鬼子強奸的時候,瘦煙鬼開槍殺了女衛(wèi)生員,保住她作為一個戰(zhàn)士和女性的尊嚴。我看的版本是瘦煙鬼一口氣殺了所有鬼子。也不是說殺了所有鬼子不好,但是比起無奈槍殺女衛(wèi)生員,實在震懾力度小了些。原版中他們所有人的尸體組成了一個沉重的“人”字,而我看的版本卻不是這樣。(廣電局惹的禍)不過沒有關系,我已經(jīng)知道了原版的部分結局,體會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某些意思,那就已經(jīng)很足夠了。
在影片中感覺有很多對于人性的折射,從一開始王指導員和8個犯人的敵對到并肩作戰(zhàn),從瘦煙鬼去而又返來找女衛(wèi)生員和奸細,從最后因為受不了王金的原則而主動離開的粗眉毛,從女衛(wèi)生員被鬼子抓住時拼命大叫大叔快跑·····其實關于人性的電影看了不少,但是還是很震撼,難怪會是第五代電影的第一部電影,這就是一個標志,盡管被修改過。另外,如果原版真的是女衛(wèi)生員被打死,那么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結局,不是說死得好
由陶澤如扮演的王指導員由于被懷疑,不得不于土匪、奸細、逃兵、投毒犯等人一起關押。雖然科長許志很想證明王指導員的清白,但苦于沒有證據(jù)。王指導員一身正氣,甚至說出了“節(jié)省子彈”等以證清白的話,但仍然徒勞。王指導員說他打鬼子了,可是誰能證明呢?與此相對應的是,那些犯人們說他們作奸犯科,沒人不信,根本不需要證明什么。
這一組看起來有些可笑的人物身份和關系,實際上折射出了中國的法制精神,其中涉及到法理關系,舉證責任,誰主張誰舉證等問題。從一點上,適時的切入到中國文化中對人性善惡的觀念,以及中國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就這一點而言,影片有著明顯先鋒色彩的,當我們著重影片中反思文革、討論功過的積極意義時,也不能忽視了影片中關于法理的討論。
根據(jù)郭小川的長詩《一個和八個》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提供了一種特殊的人物關系——八路軍教導員王金因受叛徒誣陷而蒙受冤屈,與八個罪犯關押在一起;一種特殊的規(guī)定情景——在當時嚴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他們都即將被處死。通過王金和八個罪犯在生死關頭所發(fā)生的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性格撞擊,表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獻身精神。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作,張軍釗導演的代表作,影片講述了八路軍指導員王金蒙冤入獄,但仍以民族解放事業(yè)為重,他在和獄的土匪逃兵的交流中感化、教育了他們,使他們也擁有了民族精神,在最后八路軍被日本鬼子困在一處,在王金的主張下,八路軍的指揮放出了他們,而他們用實際行動贖罪并投入對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斗中。
影片在攝影和主題表達上都十分突出。
在攝影上,影片大量使用了靜止的長鏡頭和局部構圖,取景較緊,畫面人物常常充斥著畫面,同時畫面光線昏暗,攝影師大量使用了低調攝影
《一個和八個》風靡耀眼的劇情片 談談同名話劇吧……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