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對電影過度索求了,要腎上腺素,要淚腺,要養(yǎng)眼,要意淫,反而我們凝視身邊簡單人事物的時間幾乎沒有,這種影片對我來說就是幫助重拾純粹和眼睛。影片自然的拍攝及穿插還是不錯。對導演一直的堅持表示敬意!
看她的片子不多,第三部,很多時候也挺怪,某些導演就是沒有眼緣,也許第一部電影無感開始就是形成習慣和偏見。我也能體會到影片中關于生命與環(huán)境的辨證。但與其花費兩個小時還不如看蔡明亮的電影,對我更有代入性,看困了就瞇一下,不開心喝酒了看著李康生那苦逼樣子要不跟著哭哭要不開心釋懷。
豆瓣能不能修改一下程式,寫影評能不能不要強行要求打分,有些時候就是想寫點東西。打個四分以表鼓勵,至少也是讓我抒發(fā)了這么多,可能導演的初衷也算達到了,哈哈!
- - -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接觸不那么惡俗的新電影的方式主要變成了在往返國際的航班上,在那不知道白天或黑夜的環(huán)境里,不論耳機聲音多大,引擎豪不間斷的嗡嗡聲充當著永久背景音樂的角色,飛行過程中時不時出現的顛簸或即將降落時候的廣播,總是會讓看電影的心情戛然而止;更不用提狹窄的空間,以及經常遇到不講禮貌的前座或隔壁了。在那樣的背景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種受罪,空間和時間都十分局促且沒有意義。
11月12月兩次跨越赤道的南半球的行程,每次都坐的是CX家的航班,所以電影版權的選擇相對固定。在來回幾次看掉了幾部不論是名氣或者風格都比較火爆的西方大片之后,最后一次從悉尼通過香港返回北京的路上,觀看了兩部日本的作品。
因為是要去英語世界出差,自然是想通過西方電影,來提高對英文的敏感度的;而且一直以來對日本電影慢節(jié)奏,淡渲染,深內涵的stereotype,讓我不愿意在苦大仇深的時候之外去看。這次,因為12月以來事情的爆發(fā),雖然不至歇斯底里或者感官崩潰, 但可能真的也已經達到了心灰意冷的境地吧
邏輯嚴謹的劇情片 《第二扇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