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導火線》以甄子丹的武打作賣點,但因為前作《龍虎門》遭受猛烈批評,葉偉信這次明顯希望加強劇情,可是甄子丹的演技依然原地踏步,全片只懂扮酷裝 Model,無法表現(xiàn)角色對以暴易暴的反思。片中沙灘一幕古天樂也對此戲謔一番,看來甄子丹並不太介懷,不過這確實成了他在影圈更上一層樓的絆腳石…
全片演得最為稱職的還是要數(shù)老戲骨鄭則仕和范冰冰,但前者佔戲太少、後者則是個徹頭徹尾的花瓶。大概因為近年香港女演員的演技連基本要求也達不到,所以看見范冰冰也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古天樂無論在海灘上大模斯樣的跟兩個警察見面、在哥爾夫球場示範球技、打電話找人慶祝生日…基本上在前三十分鍾都是在重覆著他在《乾柴烈火》(同樣由葉偉信導演)裡的搞笑技倆 - 即是把對白像唸書般背出來。如果這是齣喜劇的話,這當然沒問題。但後來古天樂跛了腳、同僚被殺的時候,劇情突然急轉(zhuǎn)直下,但建立後段悲情戲的基礎卻被笑料所破壞,使得上下半部格格不入。
由於甄子丹才是本片真正賣點,使古天樂這個臥底角色天生缺陷戲份少,臥底的過程、跟范冰冰的過去絕口不提
去汽車電影院看的《導火線》,感覺超出以往打戲的真實程度,以及拋棄了白癡的橋段,對人物更真實刻畫,一度讓我和LP認為這部戲是否越級了,屬于“暴力片”。
如果一個人在你面前把一個小女孩摔死,你會有什么感覺。我會撲上去把他活活打死,同意甄子丹在這里以暴易暴的做法,之所以安排阿虎摔人的殘忍手段正是為了讓觀眾氣憤,為甄子丹的后面打死人后繼續(xù)打死人的做法感覺正常與解氣。
追逐的音樂配得很棒,極為貼切,不過人追人追逐的場面還是比不過呂克貝松制片的十三區(qū)精彩。
打斗場面不如男兒本色花哨,但是很實在,畢竟都是功夫高手。影片里面看到了不少的老面孔。
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過于絕對,只是中國動作類片子是在不及外籍,這部“導火線”算是很不錯的了
喜歡甄子丹那股狠勁~帥。。。
暴力美學,這個詞應該還是可以比較容易概括和總結(jié)這部影片的。不知道你看到這個詞想到什么?吳宇森?昆汀卡倫蒂諾?。。。。。。和我差不多,看過《殺手比爾》的人應該都有印象
“導火線”古范床上那個畫面太美麗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