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我們需要太多的勇氣,有些事如果暫時無法面對,那么請原諒偶爾小小的謊言和逃避,待到云開月明我再敞開心扉,任你責(zé)罵。
韓國電影似乎一直脫離不了細(xì)膩柔美的藝術(shù)基因,就如同印度無法擺脫歌舞的窠臼一樣。即使是一部描寫小孩情感的故事——《九歲人生》,也要把它裝扮的輕柔唯美,甚至連行為舉止和臺詞設(shè)置都主觀的帶有成人的習(xí)慣。沒有體現(xiàn)最本質(zhì)最純真的童性成了這部電影的阿喀琉斯之踵。
從雨蓮第一個回頭的鏡頭特寫,到她接觸利民的前一個小時的時間,每一個動作都有很多不該屬于那個年紀(jì)的“成熟”,同樣利民也是。雨蓮的成熟在于她過早的學(xué)會了看輕他人,過早的能夠把人和人通過外表和行為分開,說了這么多我只是竭力避免用“世俗”這個字眼來形容一個小女孩,誠然這一切在最后都得以解釋——在父親離去的傷痕洼地遲遲無法爬出來,因為愛加重了他對父親的怨,而正因為此使她過早的明白什么是痛,讓她無法更好的接納這個世界。存在于孩童的世界里,她是那么的孤傲和與眾不同,謊言成了她逃避過去與融入現(xiàn)在的最好方式
韓國在言情劇方面真是沒有想象力啊,這么溫情的旋律下也在狗血言情劇的邊緣躍躍欲試,話說這樣驕傲任性的公主一樣的小女生誰會不喜歡呢?不過有一個撒潑耍狠兩小無猜的愛慕者也是人生難求的幸事。打工做雜事賺錢的班級老大,母親心酸的毒打,去世的暗戀先生,女孩說謊的秘密,童年的所有事回憶起來都偉大而悲壯呢
——————存圖——————
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太喜歡這部小說了 買書前我已經(jīng)坐在書店看完了整本書看完電影 沒有通常因為看過書本對比的失望 雖然電影對書做了很多的改動 但是還是很成功的把原作的感覺和精髓拍出來了 而且?guī)讉€改動也很成功完成了從文字到畫面的轉(zhuǎn)換 比較令我遺憾的是電影把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拿掉了 一個是住在破屋子的老婆婆 一個是愛撒謊的小孩 可能是因為老婆婆是故事的一個側(cè)線 篇幅要求 割舍了 愛撒謊的小孩變成了 小女孩的一個個性一部分 情節(jié)是緊湊了 可失去了一個很可愛的人物形象 弱化了小男孩除了親情 愛情外 對人生別的感情比如友情 憐憫心 等等的刻畫了 看完整部電影 讓我想起這本書 最后的一短話 很遺憾書丟了 我只能憑印象說個大概了 愛情 事業(yè) 親情 一切的一切 都只是我們?nèi)松囊徊糠?把任何一部分過度的擴大都是會造成傷害 這是個溫情的故事:喜歡小男孩對他母親的愛 因為想要給獨眼的母親買眼鏡 因為看到討厭的班長帶眼鏡就不忍心打他喜歡敏感 反復(fù)無常的那個小女孩 在愛情面前每個人都會變得敏感而善變 瘋狂的愛情讓人沒有優(yōu)雅 但當(dāng)它發(fā)生在一個小女孩
每個人的童年里或許都有這樣的一個男孩或女孩,只是單純的喜歡,朦朦朧朧。孩子的想法又如此單純看不懂賭氣,看不懂真假。只是總會經(jīng)歷一些不符年齡的事,然后我們成長。世故,但或許一個人,一件事,一處風(fēng)景會軟軟觸動你心中那根弦
你的到來原來就是一場夢。熟悉的小教室,熟悉的場景,年少時單純卻也處處煩惱。
說謊的人心里一定有道裂縫,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覺得太委屈,直到有一天你要放它走。
要離開的人,對所愛無能為力。所以,要誠實,要好好告別。
兩位小主人公都不錯,其中體罰和最后的吐露給我印象比較深,前者是不平后者是感動。
剛買的時候因為光驅(qū)的問題沒看到結(jié)尾,這次回家補上了。比較真實的兒童片,因為沒看過韓國的這種題材,所以看一下,其他沒什么特別。與自己看過的其他幾部少的可憐的韓國片相比還算不錯,從中可以窺探韓國人的一些獨特心理,蠻有趣味。
【九歲人生】九歲的情竇初開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