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電影《廬山戀2010》之前,我對這部電影并不很期待,緣是微博上的同城活動組織去看電影,所以也就去了。整部電影看下來,也沒有給我?guī)硎裁大@喜。演員的表演還好,而整個影片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瑣碎,或許一部愛情電影并不需要很緊湊的故事架構(gòu)。電影講述的就是現(xiàn)代年輕人的愛情故事,體現(xiàn)了一定現(xiàn)在人的價值觀、人生觀;電影中也有母女關(guān)系的糾結(jié),商業(yè)競爭糾紛這些因素,但似乎這些更多的讓位于愛情的主題,畢竟這些也都是在為影片整體服務(wù)。電影中展現(xiàn)就只是愛情,整體并不復(fù)雜。不過必須要說的是:廬山的景色真的很美,電影中湛藍的天空,飄浮著潔白的云朵,綠草如茵的草地和山坡,流水潺潺的小河,原始的名族風情等等都讓人印象深刻,也很是賞心悅目的。演員的表演,秦嵐還算不錯;而李晨的感覺可能不夠到位,差強人意;方中信沒什么可說的,依然在出演一個紳士,只是這樣的角色太多,無形中也將他定位在一種人物身上,不免顯得狹隘;張瑜既是導(dǎo)演又是主演之一,落落大方的表演,也都不錯的。影片的整體感覺比較平實自然,但也有些零碎不夠集中
偶爾看到的電視重播。
李晨浮夸蹩腳的演技,沒有范冰冰他真的什么都不是。
秦嵐的整容臉,高高低低,凸凸凹凹,嚇人的英語。仔細比較一下,和【延禧攻略】里的臉又不一樣了。
除了張瑜,和廬山戀三個字,沒有第三個可看點了。
真不明白這樣的片子拍出來,連商業(yè)價值都沒有,方中信的片酬哪里來的,制片人燒的真的是人民幣啊。
為了男豬的身材和女豬的容貌
我給《廬山戀2010》打兩星,已經(jīng)是十分給面的了
天曉得我本來抱著一顆熱忱的心沖著《狄仁杰》去
怎么就一下呆蟲上腦去看了這個
不過,秦嵐真的是好美呀
她長著一張演時裝戲巨合適的臉,臉上就濃濃地刻著都市的氣息
李晨的身材還是練得不錯,夠黑夠精夠結(jié)實,怪不得要一直脫一直脫
其余的……省略千八百字,因為無法表達我的郁悶之情,說了等于白說
另外,張瑜嬸嬸,我想對你說
有一種人,她可以一輩子只演過一部經(jīng)典
然后選擇見好就收,人家是不會說你什么滴
還有一種就是繼續(xù)把這個經(jīng)典做下去,再重復(fù)再單一深了透了人家也ok
但是,你搞出這種完全不走腦子的東西來浪費大伙個什么勁兒??!
我不知是抱著怎樣必然的決心要從一堆所謂的大片《盜夢空間》、《狄仁杰》等挖開來,去選擇這部《廬山戀2010》的。即使在看過它的預(yù)告片后,發(fā)現(xiàn)情節(jié)平緩無奇,但還是毅然決然的去看了,盡管這天只有晚上六點的一場,正如我貌似家庭婦女般,總是抵不住類似通俗愛情的誘惑,奈何最近自《山楂樹之戀》起,純愛風盛行,我又一次心神蕩漾般地沉迷于懷舊的幻想里。
進電影院,自可見觀影人為數(shù)不多,及于一半,而坐我旁邊的是位可見白發(fā)的阿姨,整場看得都很安靜,看來三十年后,曾經(jīng)那部中國第一吻的《廬山戀》在于今日,還是另好多廬山粉絲無比懷戀,留下了一個年代對于愛情和廬山的記憶。我沒看過之前的老片,不過已經(jīng)可以想象,它當初帶給人的震撼和美好,才能另今日的老觀眾們癡迷。
電影令我至深的,還是過眼于廬山的片片場景,那山、那水、那人和那段情??上У氖?,著墨太少,剛?cè)霠顟B(tài),還未盡興,卻已將人帶入時尚的南京,導(dǎo)演所言不拍懷舊片,增添現(xiàn)今時尚感倒是屬實,但未料到撐起這部劇的偏偏就是懷舊的廬山二字和一波舊人。影片的節(jié)奏偏快
文/小小yumiko
如今的國產(chǎn)電影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要么是一部接一部的不著邊際的愛情片,要么就是打的一塌糊涂的古裝劇。似乎我們中國人對愛情和武俠都有一種不解之緣,不過我們不能像美國人那樣自圓其說的弄成好萊塢那樣的電影工業(yè),也不能像歐洲電影那樣有所創(chuàng)新另辟蹊徑,反而在這場商業(yè)大潮中讓我們不知方向,最后弄成跟“邯鄲學(xué)步”一樣的尷尬境地,可悲、可嘆。而且我非常痛恨拿上一代人的回憶拿來玩票的人,上一代人的情懷讓你們這么胡來,我們只能對這部電影感到失望,在失望之余又感到了中國電影的悲哀。導(dǎo)演一定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只為了自身利益不追去藝術(shù)性最后的結(jié)局必定是被觀眾所唾棄。當年那部《廬山戀》有太多的情懷在其中,中國第一部吻戲其中夾雜著太多的回憶,而這部《廬山戀2010》,我看也就是在茫茫電影中的一個過客而已,而且這個過客還是個強盜。
其實看完整部影片我們會發(fā)現(xiàn)電影名稱與電影情節(jié)根本就是兩碼事,說什么《廬山戀》的第二部,純粹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主。其實對于這種垃圾影片就不能嘴軟
無數(shù)次上過廬山,對廬山有著深厚感情的九江人,看過本片,感覺到特別難受。
聽說這個片子的時候,還想過廬山管理局是不是為此花了不少錢,但片子當中只出現(xiàn)了牯嶺街、白鹿洞書院、錦繡谷等等及其有限的鏡頭,比起老廬山戀幾乎將廬山景色一掃而光的氣派,本片真的是相當節(jié)約,節(jié)約到幾乎不用動用任何政府力量,一般人拿個DV,叫幾聲請“讓一讓”就可以拍出來的檔次。這片子還不如叫“南京戀”。那邊的鏡頭更加氣派些。
老片子是否真的很好?我也不認為有多么好,但那畢竟是中國第一部風光愛情片,如此只是凸顯美景+愛情的片子以前沒有,以后也沒有見過。到了本片,什么都不是。
風光不用說了,我懷疑攝制組就沒有耐心找過什么美麗的景色,只是匆匆完成任務(wù),然后告訴大家:這個片子叫廬山戀,里面確實有廬山的鏡頭,如此而已。
至于愛情,老片子的愛情也比較虛假,記得王小波不止一次嘲笑過片中大喊“I love my motherland,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而永遠說不出“I love you”的這種國人的虛偽,但不可回避的是
“廬山戀2010”30年后的再延續(xù)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