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比紅色好看,紅色又比戰(zhàn)長沙好看。不管是立意,立足點或者政治敏銳度上,國內劇目前在諜戰(zhàn)和民國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這部將大歷史與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生活融入的很好。紅色顯得精致小氣,戰(zhàn)長沙也有同樣的毛病。但紅色勝在用當代情感寫民國故事,因而角色代入感更為強烈。
演員方面,馬胖胖演得最帶感。陳寶國等只是正常水平。曾克達演得不錯,簡直就是現實生活中有實力但嘴碎的董勇的翻版。要不是討人嫌的話說得太多,董勇的演藝生活其實會很順利。情感戲很弱,女一應該讓董潔之類來演,起碼演人見人憐演出套路了,不像現在這位,實在太沒水準。木蘭也很無感。
劇情其實不錯,在一片叢生的亂象中,線索還是比較清晰的。在近年編劇中應該排前列,當然很多人指出的后面劇情拖沓和摟不住是因為當時情勢確實如此,并非編劇水平不行。
花好月圓用的不錯,這首甜歌本就不祥,雖夸頌圓滿,但預兆了速朽之象。是國民黨在大陸晚景的寫照。這么重要的歌,在國劇盛典上竟然劇組主要演員都不會唱。
“新的中國該是個什么樣子?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br>這是《北平無戰(zhàn)事》里梁經綸和何孝鈺都說過的一段話,原出自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這段話的人和念念不忘它的那些人都曾有著浪漫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在歷史的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上,這些對信仰執(zhí)著的人推動了歷史的車輪,他們有的看到了親手培育的嬰兒,有的則永遠停留在了無限的憧憬中
“北平無戰(zhàn)事”明知可為與不可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