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雄》不蹀血:大英帝國及其養(yǎng)子的風格
——看《雙雄》的意識形態(tài)
文/空語因明
原文地址:
http://i.mtime.com/notime/blog/7718628/
影片“歡迎來到龐奇”(Welcome to the Punch)的名字恰如一場邀請,讓觀眾想看看這其中究竟有什么趣味。據(jù)說它在某種程度上借鑒了香港警匪片的風格,對于不甚喜好港式動作片的我來說,雖不在意什么高尚的品味,但也期望它可以通過不列顛的方式表現(xiàn)出某種值得體會的情調(diào)。該影片在拒絕了港式動作片的膚淺之后,似乎稍過深沉了,以至于讓觀眾迷失在霧霾般的情節(jié)中,情調(diào)沒有填充起來,角色的情感也模糊地像細顆粒物PM2.5似得。沒有看到我想看到的,有些失望,但也情有可原?;蛟S是它的不列顛風格使然。這種英式警匪片風格與香港警匪片風格的差異倒也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分析上的切入口,可以在對其進行否定性審視的過程中捕捉些許規(guī)定性,關(guān)于敘事方式,情節(jié),情感以及表現(xiàn)哲學。
【敘事:雙關(guān)語片名與結(jié)構(gòu)性失措】
由該影片名“Welcome to the Punch”直譯出的“歡迎來到龐奇”,將原來具有雙關(guān)義的片名過濾掉了一層意思
?雙雄?,講述警察為抓回原兇不得不與精明的犯罪高手展開抓捕行動的故事。本片有充分的態(tài)度來效仿和致敬港片,但可惜這個導演沒掌握好導致了整體與期待值差之千里。我真的都沒看明白從頭到尾講的是什么,可憐咱們特意取的譯名來討好觀眾和本片。配音,總監(jiān)的效果與影片本身同樣平淡??傊?,愛看不看。
《歡迎來到龐奇》有一個乍看來令人疑惑的片名,即使看過電影后發(fā)現(xiàn)這個片名僅僅是一件麥格芬而已。影片內(nèi)容沒有它的名字來的讓人抓狂,歌頌了一段警匪兄弟情,順道諷刺了腐敗的司法體制,它的故事確實沒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我還是要說,《歡迎來到龐奇》依然有值得人來享受的地方?!稛o間道》、《喋血雙雄》、《盜火線》、《城中大盜》甚至是《黑暗騎士》,這些經(jīng)典的都市犯罪、警匪、黑色題材影片的影子都能在《歡迎來到龐奇》中找到,換句話說,這部電影,看的是情懷。如果你是抱著看一部顛覆英倫警匪幫會片格局之野心力作的心態(tài)來觀影,那么我勸你還不如去重看一遍埃德加賴特的《熱血警探》。
醉心于港片粗野之美的迷影型導演不只是狂野美利堅的痞子塔倫蒂諾,一向以優(yōu)雅著稱的英格蘭同樣不乏死忠信徒。埃蘭克里維將香港經(jīng)典警匪片的人物個性及模式化場景與橋段運用到了這部《歡迎來到龐奇》中,再配之以邁克爾曼黑色電影所特有的陰柔夜景,讓整部電影的外貌冷酷到了冰點。這部電影的美工做的我十分喜歡,從頭至尾畫面被一層藍綠色調(diào)統(tǒng)領(lǐng)
當畫面上出現(xiàn)黑衣人,帥氣機車,轟鳴馬達,都市俯視大夜景時,確實心潮澎湃了一番。激烈槍戰(zhàn),追逃,黑吃黑,臥底,反轉(zhuǎn),潛伏,一系列關(guān)鍵詞涌入腦海。當麥克斯出現(xiàn)時,隱隱感覺,他太纖瘦了些,與想象中與黑幫對峙絕殺的角色差距過大,白凈的臉上溢滿文弱書生之氣,既無正義之感,也無絲毫側(cè)漏霸氣,更無蒸騰殺氣,即便是幾年后舍命只身追兇,仿佛也只是為了報當初一槍之辱,而那句“我的責任是抓壞人”在片中多次變異出現(xiàn),是硬套的高大上主題。于是只能寄望于其出神入化的演技,但總體而言,詹姆斯?麥卡沃伊的演技并不足以掩蓋他的文弱樣貌給人帶來的先入印象。
在兩雄對峙過程中,他的表現(xiàn)像是一個不停向大人討要玩具的不安小孩,哭鬧,執(zhí)拗,易怒。而扮演“大人”的,則是雙雄之中的另外一位,斯特恩伍德。作為一名殺手,他臉上的堅毅線條,緊抿的克制的嘴唇,凜然無畏的眼神,則純粹是按照正面人物的路數(shù)來塑造了。他所做的一切,仿佛只是遭人利用,陷害,只是為了替兒討回公道,與此并行的,是他不亂殺人,不嗜血如命,曾數(shù)次挽救麥克斯于水火
“雙雄”藥丸級!《歡迎來到龐奇》:英倫夜幕下飛揚的港式槍火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5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