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件發(fā)生之前,他和她一同搭乘空軍一號抵達德克薩斯州首府達拉斯市,打起精神,在炙熱又刺眼的陽光照射下,掛上親切而禮貌的微笑,坐在敞篷車里,向沿街歡迎的市民們揮手致意,好像童話里那些無憂無慮國王和王后一樣。突然兩聲槍響,悲劇突然襲來,第一顆子彈打中他的頸脖,第二顆子彈擊中他的后腦,腦漿噴濺而出,她的臉上、手上、腿上、衣服上都沾上了他的血液,車輛在驚魂未定中,駛向帕克蘭紀念醫(yī)院,期盼還能為他爭取搶救的機會。
他就是美國第35人總統(tǒng)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而她就是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杰奎琳·李·肯尼迪,也是這部影片的最大主角。影片的英文名并非“The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是選擇了杰奎琳的昵稱“Jackie(杰姬)”,用意就在于,嘗試褪掉這位陪伴著頗具傳奇色彩的美國總統(tǒng)一同生活的第一夫人身上的政治身份和光鮮外表,讓觀眾一窺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的杰姬·肯尼迪。
影片的劇情起源于不知具體姓名的某位記者,登門拜訪前總統(tǒng)遺孀杰姬·肯尼迪,想要對她做采訪
如果說劇情片一般是一個人喜歡上電影的原因,那傳記片一般就是影迷進階必修的功課,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曾經請史航老師來做電影沙龍時他指定的電影主題就是傳記片,三部電影:女王、對話尼克松、甘地傳。當時雖有一些收獲,但總體觀影感受還是云里霧里,后來就一直覺得傳記片門檻頗高,此前此后還看過鐵娘子、莫扎特傳之類的傳記片,一直都是那種似曾相識的云里霧里。后來開始對看過的電影做記錄,就遇上了第一夫人這部,看完之后感覺—我果然還是沒有進階…
1.劇情:N條線并進,符合我感覺上傳記片的特點之一
《第一夫人》(Jackie)是一部傳記電影,也是一部探討女性的心理電影,電影中導演的意圖是拋開“第一夫人”的身份頭銜,把筆墨傾注于女性本身,用唯美的電影鏡頭,塑造一個歷經滄桑,依然美麗優(yōu)雅的女性形象。影片將模擬出來的舊時影像資料與現實拍攝環(huán)境做了對接,鏡頭來回轉換,使角色還原度很高,從服裝發(fā)型到神態(tài)舉止,可謂是惟妙惟肖。
專門找到了劇本,神父的話非常喜歡
There comes a time in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when one realizes -- there are no answers.
When you come to that horrible, unavoidable realization - you accept it. Or you kill yourself. Or you simply stop searching.
I have lived a blessed life. And yet every night when I climb into bed, turn off the lights, and stare into the dark, I wonder...is this all there is?
因為是美國最喜歡的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主演,講述的又是儀態(tài)萬千的第一夫人的故事,充滿了期待。然而電影中的第一夫人對權利,名分的執(zhí)著無法讓人產生好感。不知道,她執(zhí)念的究竟是作為總統(tǒng)的丈夫,還是成為丈夫的總統(tǒng)。
第一夫人也有過做記者的經歷,熟稔記者和讀者期望的是什么,要求記者只記錄下完美。那個卡梅洛特似乎不是對總統(tǒng)的隱喻,而是第一夫人自己。
第一次看這位智利導演的作品,沒想到竟然拍的是美國片,而且是眾人皆知的前總統(tǒng)第一夫人。人物傳記片最近幾年拍得越來越多,尤其一到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季總會涌現幾部出來搶奪眼球。這部的題材貌似也不算新鮮,不過勝在導演懂得玩弄電影技巧,透過復雜而精準的剪輯,全然打亂情節(jié)發(fā)展順序,混入仿紀錄片黑白片段,真假莫辨的情節(jié)與軼事,輔以撩撥觀眾情緒的聳動配樂,將一個原本平鋪直敘毫無生趣的人物傳記故事變得懸念不斷,情節(jié)起伏的耐看故事。
導演為了塑造一位真實可信性格鮮明的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2016佳片有約,一個被世界觀眾的悲情女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