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二季,難免會與第一季相比較,即使已經看到后面,心中還是會想起第一季中的那五個萌娃。想著,為什么觀眾會那么喜歡第一季,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中的節(jié)目更有挑戰(zhàn)性。我和朋友討論一下,估計是第一季中的給人感覺更有粘合性。你會想到那句,“相親相愛”,想到“都是一家人”,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尤其是萌娃之間。但是在第二季中,也可以看到萌娃之間的互動,但相較于第一季,互動明顯少于第一季。我看這個節(jié)目的初衷就是沖著萌娃去的。
為什么觀眾會那么喜歡看這個節(jié)目?一是可以學習到很多的東西,好比,爸爸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二是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景色;最重要的是,人有那種獵奇心理,想知道作為明星,他們是怎么生活的。雖然清醒地知道,任何的明星,之所以出名都不是因為他們是什么人,而是他們身上的東西符合大眾心理的需要,大眾需要他們滿足了自己的各種情感需要,不是他們需要觀眾,而是觀眾需要他們。而在這種親子節(jié)目中這種需要表現(xiàn)地更為明顯。如果沒有包裝沒有觀眾的力捧,除去這些,他們就只是普通人。估計在沒有看之前
和好友打電話,感慨基因這一奇妙而奇特的影響,基本上長相不錯的父母,孩子都不會難看到哪里去,甚至會長的孩子能把父母雙方的相貌優(yōu)勢匯聚一身,以第一季的Cindy和第二季的多妹為例,當然,我知道你們要說誰,Grace體現(xiàn)的是基因的奇特這個屬性,我們稱之為造物主的小調皮。
言歸正傳,四集節(jié)目下來,基本上六個小包子的整體個性都差不多表現(xiàn)出來,之所以用基本上、整體、差不多這樣的詞眼,一方面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塑造和成長性,另一方面,節(jié)目的娛樂和觀賞性質決定了,鏡頭前的萌物們或多或少都帶有一點表演性質,不要被小朋友騙了,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成年人們??档吕先思疫€說過,人是永遠不可能被了解的。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是別人想給我們看到的,也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能在意識的控制之下的自我,而這只是浮于冰山的表層,其冰面底下巨大的本我,有些人可能窮其一生都不會知道。而節(jié)目的用心就在于,在還沒能擁有足夠意志控制力的孩子身上,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看到沒有完全被世俗和文明改裝過的人的本我
很喜歡這一類親子互動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爸爸我們去哪兒》都在看。小孩子真的是天使,從爸爸和孩子的互動中也能讓人對教育產生很多新的領悟。然而,這一季的節(jié)目到目前為止還是出現(xiàn)了不少差強人意的問題。
1. 環(huán)節(jié)設計刻意,爸爸與孩子們的溝通細節(jié)太少。剪輯出來的效果經常是在趕游戲進度,很多細節(jié)讓人困惑。
2. 節(jié)目組工作人員忘記了自己的位置,過多干涉嘉賓行為,讓人頻頻出戲。。。
另外,節(jié)目組工作人員天天捧黃老師臭腳,真的有點無語。。。
——工作人員弱化自己的存在感好嗎?影響我們看節(jié)目了!
3. 廣告太多,已經完全被商業(yè)利益綁架了,網上看一期節(jié)目要插播幾次廣告。。。
4. 劣質炒作宣傳起到相反效果,比如黃老師和多多,簡直就要被節(jié)目組一貫的吹捧自己捧殺了。。。
節(jié)目組 不 要 被第一季的成功沖昏頭腦好嘛!好歹你們是見過世面的芒果臺!
PS:喜歡每一個孩子,對多多感覺略少(到現(xiàn)在為止真的有點矯情不是么)。。。
先事先說明,幾個孩子都很可愛,只是從節(jié)目制作的角度在分析,沒有任何批駁的意思。
比較前后幾季,都算不上好的??赡苓@期嘉賓,從孩子到家長,每家之間都缺乏互動吧~都在過自己的日子,出門就是競爭。覺得制作方應該在邀請之前,了解一下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畢竟葷素搭配才可以相得益彰。
多多懂事會照顧人簡直沒缺點,沒有什么人會不喜歡多多。放在任何一期,都是個好角色。貝兒本來很活潑的,如果其他孩子可以和她瘋鬧起來,也應該有看點,畢竟天真的像個小天使。費曼有自己的一個小天地,任何東西也不能徹底把他從那個世界里拉出來,因此費曼基本沒對節(jié)目的氣氛沒什么貢獻。舅給我的感覺是個暖心大哥哥人設,時而內心的小別扭,顯然也不是一個能帶動節(jié)目氣氛的人。姐姐是整個節(jié)目的重大萌點,也許因為實在太小,很多活動參與不進去,也沒有和其他孩子互動起來,只能是姐姐粉圈地自萌啦。最后說羊羊羊,他真是暖心boy,很多小舉動小品質讓人十分動容,也為本節(jié)目貢獻不少淚點,問題依然是他很害羞,很難引領氛圍,互動太少。
孩子圈家里都是好孩子
《爸爸去哪兒 第二季》網友的標簽,孩子不會為你買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