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之謎]
雖然《最好的時光》看得人唏噓啊唏噓,感慨啊感慨,但是作爲(wèi)一枚[八卦愛好者],本座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八卦嗅覺。在這三個故事中,唯有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沒有名字的,以“藝旦”和“文人”指稱,而據(jù)侯孝賢說,這乃是某人先祖的故事,相比“青春夢”大大方方告知大家乃是取材之歐陽靖的真人真事,這一段顯然隱晦得多。
這一段之所以給人很容易八的錯覺,因爲(wèi)它全程和一位中國近代史上的大大大名人——梁啟超有關(guān)。試想梁啟超的研究汗牛充棟,應(yīng)該早已將他的一生解剖得清清楚楚了吧?可惜,本片涉及的梁啟超訪臺一段歷來似乎並未得到——至少是大陸研究者的重視,以至於他的年表內(nèi)都是沒有這一段的。捶地板啊捶地板……
但是梁啟超的行程能給我們提供這個故事大概的時間框架。我們先來看《梁啟超年譜長編》對梁啟超初抵臺灣的描述:
“(1911年)二月二十四日(陰曆,陽曆3月24日),先生偕湯覺頓及長女令嫺乘笠戶丸游臺灣,二十五日舟泊馬関,二十七日掠溫臺界而南,二十八日抵臺灣之雞籠山(即今日之基隆。”
最好的時光:慢一點,再慢一點。。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