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不會寫文章了,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寫這個電影的影評。
一開始片子讓我有些難受,因為初期有很多打斗見血的畫面。
影片是倒敘的,所以一開始總覺得是發(fā)生了什么事,但發(fā)生什么事又不清楚。就這樣一直被吊著胃口。
肯定是有原因的
經歷過故事的人 眼睛才是那樣子的
被打完還能倔強地堅持想做的事情
沒有動力是活不下去的
果然,看到一半以后,兩個主人公的故事都剖析出來了。
你看到了那個人背后走過的千山萬水,你才開始理解他。
但是我畢竟沒經歷過那樣的親人背叛,那樣的悔不當初。
被親人關起來是什么感覺
因為自己的疏忽失去媽媽是什么感覺
心中很想去的地方比400億還重要是什么感覺
最受感動是看到他們在天上飛的時候,
坐著降落傘感覺這刻生命是屬于自己的
看到星星離自己那么近 月亮離自己那么近 太陽離自己那么近
我們還在最美好的七年里
還在可以揮霍時間的七年里
還在可以花時間尋找自己夢想的七年里
還在不知道懷念、后悔的滋味的七年里
還在爸媽擔心我們的單純的七年里
挺不怕的說真的
因為自己年輕沒有恐懼
每一個人的生命里都應該有那么一次,無視一切障礙與桎梏,不顧一切嘲笑與不解,明確的知道自己要的地方是哪里,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不顧一切的向著那目標努力狂奔。這樣的時刻與年齡與所有的一切都無關,唯有當你奮不顧身的那一刻,才能稱之為青春。 也不知道怎么,看完這部電影以后突然想起一句話——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追求與別人不一樣,可等到長大了,我們卻又努力追求著與別人一樣。
大學上了一年半,覺得自己越來越來懶,每天起床以后往電腦面前一坐,屁股就好像生了根。能做的事除了對著電腦一集一集地擼著電視電影,好像也沒有別的了。原來那些雄心壯志與理想雖然還沒有完全被磨滅,卻已經被自己遺忘在心里某個不知名的角落,很難被想起。
但是生活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大家不都是這樣的嗎?大家都這樣做,應該也沒有什么錯。但昨天擼電影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擼到了一部片,就覺得世界好像都不一樣了,這部片就是《朝我心臟開槍》。最開始只看到電影宣傳海報的時候還以為又是一碗韓式小情小愛的心靈雞湯,但我卻在主演名單中看到了呂珍九的名字——從呂珍九童星出道時期的《一枝梅》我就注意到了這個充滿靈氣的孩子,到后面他所出演的作品果真也沒有辜負那一身才氣,尤其是13年的《華頤:吞噬怪物的孩子》,他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個16歲的少年絕世驚艷的才華與演技。出于對呂珍九的欣賞,我就看了這部片,看完之后便久久地不能平靜了。
這部片一月份才在韓國結束公映
我不得不佩服韓國所拍的倫理劇,心理雞湯,真的看完這部片子,感觸與飛躍瘋人院相當,劇情雖然有所相似,成長,蛻變,韓國人更加拍出了人性,對于兩個主人公情感策劃更加細膩,然而結局的深刻程度,瘋人院在結局,雜碎窗戶逃出醫(yī)院戛然而止,這部劇給了觀影者美好結局的遐想,飛躍瘋人院意在表達瘋人院人性缺失,逃離這個毫無人情味,充斥著歧視殘忍可怕的地方,這部劇在兩個主人公的成長蛻變上提供了重彩。
送進瘋人院不是要拯救他,而是要逼瘋他。承敏和李,明明都沒有錯,想努力從那扇門逃出去的兩個人,從來都是被困著了。
明明應該自由快樂的家伙們,都被困在大門里。不會被逼瘋,永遠殺不死。“嗨”“想跟哥哥出去約會嗎”“哥哥回來了”灰黑色的走廊,大門緊鎖著,誰也逃不出去,誰也進不來。
在森林里遠遠看著大家跳傘的承敏,在想什么。大家都要逼瘋他,偏不。無論怎樣都要出去,被醫(yī)生打,被電棍打,什么都不能阻止,什么也不能逼瘋他。
在水上,和李,最自由的一次,李,那個小孩
《朝我心臟開槍》是一部2015年在韓國上映的青春喜劇片,該片改編自作家鄭柚井的同名小說,原作曾獲得2009年第5屆韓國世界文學獎。由文載勇執(zhí)導,加上添彩的配樂,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感覺格外引人向往。
故事發(fā)生在一座叫“秀里希望醫(yī)院”的精神病院,兩個男主,一個是因母親自殺受刺激而瘋的李秀明(呂珍九飾),一個是因財產分割被人拘禁在此的柳承敏(李民基飾),兩個本是毫無關聯(lián)的人,在最后卻產生了惺惺相惜的好感。
電影開始是一個雨夜,李秀明被轉送到現(xiàn)在的精神病院,去的路上就遇見了瘋狂的柳承敏
【朝我心臟開槍】火爆的劇情片 時隔40年的“飛越瘋人院”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