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類文明發(fā)展有點像玩俄羅斯方塊吧,一開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簡單,人際關系有小問題很容易就能解決,但當所有的事情上升到了國家甚至上升到戰(zhàn)爭以后,我們永遠只能顧得上最上層的那些斡旋與斗爭,但人與人最本真的相處我們卻顧不上了…就像宋康昊說的,hewuqi又不是他造的,他卻必須把同胞當成敵人,這不是很荒謬嗎?而本片悲情的結(jié)局,也正是對這種荒謬最慘烈也是最無奈的回應吧…
這部影片一共有六個主要角色,但我一向不太能記住朝鮮/韓國人的名字,
所以分別稱他們?yōu)椋喉n國老兵、韓國小兵、朝鮮老兵、朝鮮小兵、朝鮮軍官以及聯(lián)合國女調(diào)查官。
談談這部電影的不足之處。
1.朝鮮老兵落單,踩雷,結(jié)果被朝鮮老兵和朝鮮小兵救了,后來雙方通過在石頭上綁信再扔過三八線的方式“聊天”,進而有了之后“不定期舉辦小規(guī)模party”的行為。這個情節(jié)想想就覺得很扯。原因很簡單,在沒有別的通訊方式的情況下,你怎么能肯定對面今晚是誰值班?萬一你扔過去的信被別人撿到怎么辦?
2.一開始兩邊偷偷聚會(其實是作大死)的時候,還知道要謹慎一點,躲在地下掩體里面,后來膽子大了,大到什么程度?那警惕性可以說比躲在房間偷偷看那啥的騷年還低!居然敢正大光明在直接在值班室里喝酒、嘮嗑!其實之前已經(jīng)有一次相當危險的情況發(fā)生了,也是被那個朝鮮軍官撞見,好在那次他們是躲在地下掩體里面聚會的,朝鮮軍官懶了一步,以為他們只是偷偷在里面養(yǎng)了一條狗,要不然當時就得翻車。俗話說:夜路走多了總會撞見鬼的。不是今天撞就是明天撞
在看完《高地戰(zhàn)》之后看的此片。
政治面前個人是渺小的,山河面前友情是渺小的,戰(zhàn)爭面前生命是渺小的;膚色相同但顏色不同,語言相同但國家不同,祖先相同但領袖不同。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就是——你我面對面,站在板門店,隔著三八線。去死吧,死三八!
班長美國人對中國團支書說,看,有了這條線,這倆同桌再也不打架了。韓國人把紙條偷偷塞到同桌桌斗里,上面寫著:春天到了,別忘了腌泡菜。朝鮮人回道:知道了,明天找團支書要點大白菜。
緊張的警備區(qū),卻萌發(fā)初平靜的友誼。戰(zhàn)爭的張力,平淡的友情,構(gòu)成了一個良好的平衡。南北方的戰(zhàn)士,有著自己的信念,卻不妨礙他們的友情,玩伴之間的那種友情。談不上高貴,也攀不上單純,卻異常真實,在戰(zhàn)爭的邊界也顯得非常可貴??上?,在生死的瞬間選擇,擊潰了這個友誼;之后的壓力,更擊潰來了所有人。而恰恰是這種崩潰,顯得特別真實。友誼是美好的,但并不意味著友誼能抵擋一切。當一切不可收拾的時候,友誼依然拷問著每個人的內(nèi)心。這便是友誼吧。
四個男人的故事, 李英愛的角色讓我覺得莫名其妙。不錯的故事,但敘事的方式似乎是敗筆,偵探片?懸疑片?莫名其妙
其實看完倒是很想吹一波。李英愛影中的外貌打扮,真心驚艷到我,感覺是那種自然的美再加上中立國的軍裝,很有氣質(zhì)。其次倒有點感嘆2000年韓國就能出這樣題材以及品質(zhì)的電影。。。差距還是很大的。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四個士兵的故事就能看出兩個分裂國家巨大的意識形態(tài)差異,然而人間自有真情在,兩個敵對國手下這四位士兵確猶如我們兒時在校中和同學相處變化一樣。從傳小紙條到相見,到坐一起暢談一切,嘻嘻哈哈,一切都是那么的順利,無障礙。然而就跟與朋友相處一樣有的相伴了一生
《共同警備區(qū)》講述了邊界的共同警備區(qū)發(fā)生了槍擊事件,引發(fā)雙方槍戰(zhàn)。瑞士國籍韓國女孩蘇菲前來調(diào)查該事件。一邊是沉默的韓國士兵,一邊是強勢且充滿敵意的朝鮮士兵,蘇菲結(jié)合他們的證詞不斷追查,試圖還原槍戰(zhàn)當晚的情形,卻發(fā)現(xiàn)兩人一直企圖隱瞞當晚現(xiàn)場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的事實。
這部電影讓我第一次認識了李英愛,片中她戎裝造型盡顯英氣,用出色的演技塑造了一位精明干練的女軍官形象。在影片最后這位女軍官作為朝鮮戰(zhàn)爭中一位不愿去南北任何一方的戰(zhàn)俘的后裔身份被發(fā)現(xiàn),中立人的身份被質(zhì)疑
“共同警備區(qū)”主旋律的另類氣質(zhì)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