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的穿越,內(nèi)心苦痛的映射。
小說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故事,而電影工作者也合格的將其展現(xiàn)在大銀幕上。
如果在穿梭轉(zhuǎn)折上能更有視覺上的沖擊,眾多人物的陸續(xù)出場能保持某種節(jié)奏,而非平鋪直敘,影片會更加出彩。
莎拉為了保護弟弟所做的一切,即使在自己最無助絕望的時候還想著回去救自己的弟弟出來,看到她被帶到那些孩子的營地的時候就猜到她弟弟可能已經(jīng)沒了,但還是抱著希望看到她回到自己巴黎的家,她打開那扇門后所發(fā)出的絕望的尖叫讓我心都碎了
KST所扮演的女主因為意外的驚喜懷孕使得成為了家庭關(guān)系矛盾的導火索,她發(fā)現(xiàn)莎拉事件后,或是職業(yè)本能,或是內(nèi)心的愧疚不安,或是出于對莎拉的憐憫,奔波于各地來了解真相,在中間也獲得自信來保住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她愛自己的家庭,最后和他丈夫視頻中和別的女人亂搞的一幕顯得她的愛對于不值得付出的人來說是多么可笑
影片穿梭于歷史和現(xiàn)實,微妙的聯(lián)系就在于這棟見證了歷史黑暗的房子
因為保護最親的人而害死了他,這種內(nèi)疚只會越來越深,不再有機會補償,sarah只剩下一把鑰匙去開啟她全部希望,然而命運連一點希望都不給她留下。人生如一根稻草一樣那么輕易就被折斷、被踐踏,人類并沒有因為正視歷史而不再犯錯,如今的人仍然在更強的勢力中變成弱勢,仍然在一個又一個謊言中生存,生活中我們的政府不會告訴我們真話(維穩(wěn)就是華麗的詞藻來修飾最大的謊言),工作中我們的同事不會告訴我們真話,就連親人都不會告訴我們真話,至少部分*。我想起另一部電影‘荒野生存’,有時真想擺脫一切虛偽到大自然中去,但是*,所以會絕望,會痛苦得不想睡去,一旦睡去就又是一次不負責任的妥協(xié)。越這樣想,就會越無法釋懷,無法釋懷*。作一個樂觀的人,就是要么滅亡,要么繼續(xù)轉(zhuǎn)動人類的車輪。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感到快樂,幸福,誰也逃脫不了生命最深處的悲哀,也許這就是原罪,從存在的那天開始。
有句說到濫俗的話叫“你愛的最深的人卻傷你最深。”準確一點,也許該說是你愛的最深的人都有著傷你最深的潛力。我們從一個不經(jīng)世事的孩子逐漸被經(jīng)歷洗禮成一個練達的人,從會以微笑表示友好這種最簡單的社會行為成長到以微笑表達開心、無奈、距離、輕蔑等太多太多的情緒,我們的社會性發(fā)展的越來越完善,可與此同時,不容否認的是我們的心也一層一層包裹的更加嚴實,我們心上一層一層的包裹就是我們的防御。從一個孩子長成一個大人,我們的社會性發(fā)展的越來越好,同時防御機制也發(fā)展的越來越完善了。心上層層的包裹確實起到了保護自己的作用,可以抵御外界的種種風暴。但是當我們深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會把他擋在心靈的層層包裹之外的,而是把他放在我們的心里面。面對他的時候,我們?nèi)サ袅怂袀窝b掩飾和防御以及冗余的社會化,變成了曾經(jīng)那個單純美好沒有戒備的孩子。他的安危是會牽動我們最敏感的神經(jīng)的,更不要說他突然的抽身離去,更不要說是因為自己的過失才讓他抽身離去。
這也是為什么莎拉受到這么大創(chuàng)傷的原因。影片開始的時候未見莎拉和弟弟
父母和莎拉被抓走,在那個到處充滿德國集中營的時代,弟弟躲在那個小隔間,鎖上了柜子,而鑰匙在莎拉的身上,看到這里的時候心里特別壓抑特別難過,尤其現(xiàn)在身為母親,不能想象弟弟最后的時光是怎樣的難熬和絕望。也許他還不懂得絕望,因為希望也從來沒降臨過。
莎拉不斷的想要出去,去打開那個門,放弟弟出來,一次兩次,三天五天,她出不去,可憐的弟弟……
“莎拉的鑰匙”2010年度佳片,不能忘記的灰暗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