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法國電影不一樣,以前總覺得法國電影是拉長的慢鏡頭,其實也可以有這種值得時代反思的東西。對于天使愛美麗這些文藝片真的吃不消,蝴蝶可以接受這種清新,最愛的還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力挺
納粹帶給人類的災難是刻骨銘心的!
莎拉的境遇只是納粹帶給人們眾多不幸的星點,但,歷史是殘酷的,也是不可更改的。
60多年后,人們在面對這段不幸歷史時,對他的態(tài)度是值得學習的,尊重歷史,勇于面對。。。
我們是凡人,在歷史長河中,不去抨擊任何一種思想,但積極、陽光永遠是人類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影片的前半段做的很好,我們始終會隨著主演的發(fā)掘,一點一點去關(guān)注人物的命運,但到了表達情感的后半段則有些散亂了。雖然,塵封的過往,人物的命運不一定非要得以完美的拯救,但我期望這部電影仍然能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尾巴,告訴我們真相不僅于此。
變換過多種生活狀態(tài)后,莎拉仍走不出那個陰影,此時生命于她,唯有痛苦,自殺顯得那么順理成章,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但在那個陰霾的歷史背景下,更好的死未必不是另外一種好的選擇,就像那位戒指里藏毒的老先生
早早下了本片,卻一直沒看上。究其原因是向來不喜歡看二戰(zhàn)題材的電影,總覺得這個歷史太沉重。
朋友說這是個悲劇,看之前要準備好紙巾。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電影的心情沒收拾好呢,還是沒收拾好呢,看完了,沒有想象中的沉重。
故事是由一個女記者執(zhí)著地追求二戰(zhàn)時期一個猶太女孩的來龍去脈展開的。和往常一樣,還夾帶著和丈夫感情上的沖突。
在下眼拙,確實評不出8.1這樣的高度。只是相對于《新特勒的名單》這樣子的片子,本片從另外一個角度娓娓道來一個二戰(zhàn)中很不起眼的case。就像片子里的人說的:我擅長忽略數(shù)字,注重活生生的例子。
陰影,如果不能正視就無法擺脫。歷史也是如此,二戰(zhàn)并不是一個轟轟烈烈的話題,他發(fā)生在那些本該平凡過著生活的人中間?!耙徊恍⌒模覀兙统闪藲v史的一部分”。
特別深刻的是猶太人被驅(qū)逐到火車上,三樓上有個女人鼓掌吶喊,二樓有個人站出來說:不要高興,馬上就會輪到我們了。
我們的主角沙拉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受害者,她一直認為是自己的錯,因為她關(guān)起了壁櫥她弟弟才會死。其實沙拉的陰影留在了許多人的心中,這種傷害
我一向不大愛看法國電影,緩慢的劇情和電影中帶有濃濃的法國式人文情懷主義,都讓我這個一向貪食文化快餐的人遠離它。但這部法國電影,以相對緊湊的故事情節(jié)敘述了一段不堪讓人回憶的歷史,讓人倍感歷史沉重。
整部電影中,我更多關(guān)注了在人處于仇視、偏見與歧視的環(huán)境之下的的所作所為。正如電影中,有在小sarah和家人等猶太人被強制帶走的時候,那個陽臺大喊他們罪有應得的法國胖婦人,也有為這些猶太人同給予幫助的人們。其實電影中基本都將鏡頭給那些幫助猶太人的普通平民,無論是在陽臺和胖婦人爭執(zhí)的老頭,還是在體育館中幫助一個猶太人逃跑的醫(yī)生,又或者是給集中營中投遞食物的婦女們,加上現(xiàn)代故事中Julia 對這個故事、對sarah不斷地追尋。電影說明了法國對那段歷史是無比痛心,但是又是無能為力的,只有在不禍及自己的情況下幫助他人。就像Julia在問她的同事,如果你在那個時代,又會做什么?如果是我,我可以鼓足勇氣去幫助這些猶太人嗎?大概也只是像那個男同事說得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這一切發(fā)生吧。
仇視、偏見與歧視
“莎拉的鑰匙”一把鑰匙,開了壁櫥鎖了心門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