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一個聲音聽起來像50歲的人,打給人家說:『我是他6歲的姪子』」
奈沙馬蘭的片,就算並非每次成果都能如大家所願,但他都能解構(gòu)特定的題材,並玩這個概念變成他想要的樣子。所以「當一群人困在一個時間運行跟外界不同,並且加速老化的空間」來探討「時間、年齡跟人生」這較為抽象的概念,就已經(jīng)讓人非常期待了。
很明顯的,導演這次就是想玩一個精神時光屋的概念,探究時間與人生的相對關(guān)係。在「半小時等於一年,一天將近50年」的空間,可見大人與小孩的應(yīng)對態(tài)度是不同的,而當小孩急速成長的情況之下
王億之住在水槐山。
伍梅成住在紫薇山。
王億之三年前,也就是兩千年左右搬到這山。
伍梅成半年以前,因為需要訪問王億之,發(fā)現(xiàn)了這座山。
首先,山名先引起她的注意,一個水字,一個槐字,都是她童年到成年住居地的其中一字,這就引了她莫名的一種情緒。
伍梅成是在一次偶然間打聽到王億之,那是她那年最后一回秋游。正在爬山,靠上棵歪脖子松歇腳時,往山頂仰望,依稀看到間木屋,旁邊就走上來位老者,他說他是來看望一個人。他是畫畫的。叫王億之。
伍梅成感覺這次交談非常返樸歸真
1.這群人進入海灘的那條狹窄小道,象征著母親的產(chǎn)道,這種象征老手段了,從此經(jīng)過,意味著出生;這里當然不能是回去的道路,就算后悔出生,誰又能返回母親腹中、取消自己的出生?
2.山上的光芒在劇情中段有很強的“大他者的永恒凝視”或科幻里“觀察者”的意味。
3.這群人被困在無法出逃的海灘上,偉大力量僅是信仰,全無外援,直奔死亡,何其無援、何其空虛,生命如此荒誕,豈非是人類整體的困境?死亡面前神恩難求,天降神兵從不存在,人類的問題只能由人類解決,每個人都擁有死的最終結(jié)局
老去:題材是好的,但是故事講述太差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