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可能不懂你的世界,可是他知道你的所珍視的。這何嘗不是種幸福呢?
你宿舍樓永遠準時熄燈的宿管大媽
你曾經(jīng)掉進去上次的未名湖
永遠要查你證件的保安大哥
你妒忌并稱為仇人的妖嬈女人
你真正的仇人——高等數(shù)學(xué)
你花了兩天畫成《星空》的自行車
所有曾經(jīng)追求過你的競爭者
你最喜歡的老師——蔡元培
一起研發(fā)未經(jīng)上市的納米級煎餅
你曾經(jīng)廝守四年的舍友
你心中的完美舞者——一個端莊的殘疾人女孩
你曾經(jīng)為之哭了一個夏天的校園流浪貓
你相伴四年的大提琴,雖然他不懂得欣賞
鑒證你們倆個人吵架的民樂團
有些人無法走到生命的終點,但是能與之相遇就是幸運。你見到與自身不同的價值觀,雖然你并不一定能接受。
多年后,或者功成名就,或者家庭美滿,抑或是仍在困苦中掙扎,
但是回首當年,仍感念與他的相遇。
我們總會在一個對的時間遇見一個對的人,那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所謂的“童話”到來前,我們要經(jīng)歷一個名叫“青春”的東西
青春中,經(jīng)歷中
女生的青春,用成長來詮釋;
男生的青春,用愛情來詮釋。
這是我認為的《女生日記》與《男生日記》的不同之處。盡管拍攝的視角都是單方面的,但是女篇的敘事場景和時間跨度遠比男篇的要大。
不掩飾的說,我是更喜歡男篇的這種敘事手法,切入點很小。“畢業(yè)之前,我要拍15張照片,然后去赴一場重要的約會?!叭缓蟪霈F(xiàn)在場景中的人和旁白是那么的不對題,女生怎么會成了他的舍友,男生怎么會成了她的追求者。不消一分鐘,脈絡(luò)漸漸清晰,尤其是看到”和我們言情劇的觀眾“那幕時,發(fā)出了觀影中的第一個笑聲。情節(jié)大都雷同而狗血。誰都有過旁若無人的爭吵,以及尷尬許久的沉默,這也許不是愛情的本質(zhì),卻是切實存在并支撐起戀愛中骨架的橋段。
他不懂你為什么會因為一只貓的去世而哭了一個夏天,他不懂你為什么會把一輛自行車涂滿色彩,他更不懂為什么一個殘疾人會成為你心中完美的舞者,等你在那副星空面前注視得忘記了時間,就像抽空了你們所有的默契,那么,再見吧,親愛的,親愛再見。
后來的你,一個人打工,一個人細數(shù)雨聲,一個人在深夜傾聽哀傷,一個人在舞…
作為一個偶爾文藝的理科女,我貌似能理解這兩個人在別扭些什么;
作為一個痛失上段感情的人,我又不太能理解這兩個人在別扭些什么。
或許是我過于單純,總覺得兩個人若是互相深愛,那么所謂的價值觀,嗜好,欣賞的事物,巴拉巴拉...都應(yīng)該不是問題吧。
不過話說回來,我不就是這么失戀的么。最初的驚艷產(chǎn)生的愛慕并不能維持很長時間,所謂感情,不過在日常一點一點的小分歧和小反感中消磨殆盡。
“對的人”是一個存在于臆想的意想,若不經(jīng)過時間的檢驗,你又怎能確定她能承受住所有由于與你不同而產(chǎn)生的磨合,又怎能確定在磨合之后她還是你想要的。人總是在想,或許五年之前,或許十年之后,如果那時候遇見這個人,應(yīng)該能牢牢地牽著手堅定地一直走吧。
傻瓜,構(gòu)建于“如果”之上的假設(shè),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就難堪質(zhì)疑。不合適就是不合適,失去就是失去,何必要用假設(shè)來安慰自己。
青春之所以為青春,也許是因為人們能在這段時間里毫無顧忌的付出和收獲感情,因為不成熟而青澀地嘗試,也許還可以放肆地奮不顧身不計后果。在嘗試著漸漸擔(dān)…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是童話,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才是青春——微電影《男生日記》
一部短的過分的電影,關(guān)于北大,關(guān)于畢業(yè),關(guān)于一段分手。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女孩會為一只貓的離去而哭一整個夏天”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完美的舞者卻是個殘疾人”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輛好好的自行車要涂上那么絢麗的色彩”
……
所有的不明白,都關(guān)于她,所有的不明白的人和物,他用與他們的合影記錄了下來。消消放在了上飛機的女孩包中。
他們畢業(yè)即分手,不是對未來的惶恐。
“原來,你從來就沒懂過我”女孩失望地說。
一個理科男,一個文藝女。到底是誰不懂誰,應(yīng)該是誰去懂誰?
當男生在女生最愛的梵高畫作《星空》前哭泣的時候,他沒有了為什么。也許那一刻他沒有看懂星空,但他看懂了,何必,為什么。
男生日記,一個理科男用文藝的方式記錄下畢業(yè)分手,短片結(jié)尾,男生和女生在《星空》下合影,是一個好的結(jié)局,但不是一個好的處理。
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才是青春。
畢業(yè)季,有很多的方式,很多的故事,來表達即將的離去。
想到畢業(yè),就想到夕…
“男生日記”別樣風(fēng)格!青春在失去之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7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