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我看《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太晚,似乎很多的評價都已經(jīng)出來。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有客觀的也有偏頗的。但總而言之,宮崎駿的名字本身就是片子的質(zhì)量保證,所以即使那么多的評論我還是抱著恭敬的態(tài)度來看。
首先,就動畫片的本身來說,故事很吸引人。我是沒有看過原作,但僅看這個改編的來說真的很好,很適合現(xiàn)在成年的人去回顧一下童年的溫馨。其次,配樂很棒,那種童聲的呢喃很適合這種片子,能很好的烘托出動畫片所要的氛圍。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喜好還是停留在過去宮崎駿的動畫,總覺得這部片子色彩不夠,精致不夠。
色彩是宮崎駿動畫的精髓,無論是怎樣的陰冷,怎樣的悲傷,宮崎駿總能用一種溫暖的色調(diào)來表現(xiàn)出他所要的意境,這也是我喜歡他動畫片的原因?,F(xiàn)實已經(jīng)太過于寒冷,如果連動畫也不能讓人重拾暖意的話,那它就不能稱之為動畫,這是其一。其二,畫面精致度不夠。記得宮崎駿的片子哪怕是大全景他都會很細(xì)膩的用畫筆表現(xiàn)出來(他偷懶的那幾部動畫不算)。大到主體物,小到茶杯上的花紋。而這部片子卻沒有很好把這個繼承下來,有幾個虛焦的鏡…
宮崎峻改變了借東西的小人的結(jié)局,在原著中幸福地生活在玩具房子里的小人們在動畫里搬到了遙遠(yuǎn)的遙遠(yuǎn)的地方――人類自以為是的愛心,是不是可以省省了呢?給其他物種一點自由,給傳說一點自由,讓它們自己活著,就比什么都好。宮崎峻想這么說。
借東西的小人是我很小的時候借著看的一本書。具體的情節(jié)忘記了,但是一直一直記得借東西的小人們,借曲別針和吸水紙的小人們――以至于從那時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不會努力去找莫名其妙消失的東西,也許某處就有小人,努力地不想被打擾地活著……
影片中的小人族身量不過十余厘米,喜愛香草,方糖,一切美好的物什。而小人本身也如男主人翁翔贊嘆的那樣是個美妙的存在,一個衣服夾就可以用來扎馬尾,一個大頭針就可以用來做武器,小小的物什點綴在小小的人兒身上,戳中無數(shù)觀影者尤其是女性觀眾的萌點,不知道讓多少女孩子想起小時候讀過的童話拇指姑娘。小小的家里,桌上,墻壁上,床鋪上,到處都是鮮花和花朵的圖案,郵票作為壁畫,釘子作為拐杖,小人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精致而小心翼翼,一如日本人的生活情趣。
小人爸爸用雙面膠飛檐走桌為全家謀生計的矯健身手讓一旁的女兒阿莉埃蒂驚嘆不已,一如阿莉埃蒂為救母親的勇敢敏捷讓身為人類的翔由衷贊嘆。沉默干練的父親,脆弱而略帶神經(jīng)質(zhì)的母親,還有勇敢可愛的女兒,本是最標(biāo)配的溫馨家庭,卻不得不遵守一個為保存種族生存的誓言——不能被人類看見,一旦看見就必須搬家,于是面臨顛沛流離的吉卜賽人生活。
小人族究竟寓意的是什么呢。他們和人類一樣,吃面包,喝茶;和人類一樣,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大海(小人媽媽掛在窗前的大海貼畫)…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2010推薦,兩個世界的人,但是還是會有交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7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