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pect Zero”,零度懷疑理論,抑或最低懷疑理論。由于該理論比較專業(yè),也只能在淺層次做以介紹,希望有助于觀眾理解影片的故事。片中托馬斯曾經(jīng)拜訪一位專家,他提出了最低懷疑理論,以解釋奧萊安留下的“ф”符號。我們不妨舉同樣的例子解釋一番:你曾經(jīng)見過50英尺的鯊魚嗎?假設你的答案是沒有。目前我們捕捉到最大的鯊魚有24英尺,但這就能證明不存在50英尺的鯊魚嗎?一群生物學家便如此解答了這個問題。你知道饑腸轆轆的鯊魚會接近人類,但對于一只50英尺的鯊魚來說,海洋永遠是藏滿美味佳肴的餐桌,它可以靠鯨魚和大章魚維持生活,它可以永遠不用浮出水面威脅人類。因此這些生物學家認為,即使有50英尺的鯊魚,我們也不會見到它們,所以應該有50英尺的鯊魚,只是我們從來沒看到罷了。最低懷疑理論與此相似,假設有一個連環(huán)殺手足夠聰明,可以在某個特定時期躲過被捕,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晃進晃出。
演員陣容還算強大,但是我覺得還是劇本問題,根本就不需要判斷,跟著走到哪里就可以,本來就沒有什么推理的樣子,一樣,可看而已。
建議先耐下心把整部片子看完,一定要耐心。
事先聲明:下文有一些涉及迷題揭曉的嫌疑……
-------------------------------------
很不起眼的名字,開始只不過拿來當刺激的案件懸疑片看。
影片一開始就進入了發(fā)現(xiàn)犯罪,進行偵破流程。血腥的案件現(xiàn)場,詭異的氛圍。讓我仿佛進入了另一部《七宗罪》。但是,錯了。那個一直被我們認為是殘忍、瘋狂的殺人犯的人實際上卻是作為工具在國家強大的強迫力下用另外不為人知的方法破案。他一直力圖讓一個他看中的警探明白他的處境和感受。他作為一個國家的破案工具是孤獨、痛苦的,他渴望被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渴望被理解,希望這個世界上可以有人明白自己被神秘化的命運。
看這個片子時一直略帶恐懼的懷著獵奇心理觀看,直到最后才為這個“犯人”潮涌般的痛哭流涕。所有感情都只能在影片的最后那一刻,只能在“犯人”滿足的得到解脫的時候得以釋放吧?
不想再把具體情節(jié)寫在這里,只希望大家都看一看吧。結(jié)果出乎意料?;靵y的畫面,凌亂的情節(jié),好象又是在講高科技下警察抓小偷的老故事。耐心看完吧。所以…
電視臺在播放的時候,恰好我在打算洗澡洗衣,所以只看到片頭:一個恐怖的光頭,恐嚇一個死胖子,給他看很多莫名其妙的圖片,然后胖子驚慌失措地逃走——我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重口味的殺人狂的故事,然后我就離開電視,泡在浴室里近1小時。
待我出來的時候,看到的是抓狂的探員,一個人潛入受害人的家,向那個未知的閣樓摸去....
感謝上帝,我很幸運地錯過了前面那些冗長的鋪墊。最后的爆發(fā),我一分鐘都沒錯過。
一些疑問的個人理解:
關于被割掉的眼瞼:光頭干掉的那些人,每一個都是連環(huán)殺人犯。被他們殘害的受害人,每一個都沒辦法閉眼??謶?、悲哀、憤怒、絕望,都由于遙感,統(tǒng)統(tǒng)停留在了光頭奧萊安的腦中。因此,被懲戒的殺人犯,也不允許閉眼。
為何要讓探員殺掉自己:殺人的觸感會永遠的停留在手中和心中,無論殺的是無辜者還是罪人。就像探員在用石頭砸向犯罪者時,腦中慘叫而過的那一張張面孔。探員遙感的是光頭,只要光頭進入永恒的睡眠,那么探員就能解脫,兩人都能關掉。一個人孤獨地死去,太令人絕望了。
奧萊安遙感到的,有些是受害人的,有些是加害…
The director, Elias Merhige, of the "Shadow of the Vampire" fame, is a master of ominous forebodings on scree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roadside scatterings, among which are remains of milk cartons with missing children's pictures on them, soaked with filthy muddy rain water, to the creaking swing warrying a lone little boy, to the gigantic cargo truck turning the corner and looming in the far background, dwarfing the two boys riding bicycles, there is an emphasized yet understated somber sinister quality in frame after frame.
And 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hand-scribbled numbers can be pregnant with such horrifying significance, as in the numerous little scraps of paper with numbers, scattered in layers at the bottom of the trunk? OR the densely written numbers on the drinking glass? Not since Aronsky's "Pi" have I found numbers so depressing.
The qualm of the Ben Kingsly char…
像,太像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得不拿它和綠里相比。同樣是有著猙獰外表和善良的內(nèi)心的主人公,同樣是有著遙感能力,和被害者感同身受,被世間太多的罪惡所摧殘,最后自己選擇不歸路。但是不得不說,和綠里相比,它硬傷太多了。主題不明確,導演究竟想通過影片表達些什么內(nèi)容呢?當最后主人公死于FBI的槍下,坐在電腦前的我完全糊涂了,這是一個完全不知所以的死亡,費盡心機布下了重重的誘餌,僅僅是為了被殺?他的零度嫌疑犯的理論,隨著一個龍?zhí)装愕淖罱KBOSS的死亡,匆忙的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證明,當然是一種讓人云里霧里的證明。自始至終,除了那滿眼的墳墓和密密麻麻的被害者的地圖讓人感到些不適之外,零度理論讓我感覺,充其量和“運氣很好的連續(xù)殺人狂”這種說法,沒什么差別。這個運氣好到離奇的殺人犯,被一個更離奇的遙感能力的前FBI給斃了,得到了一個不明所以的理論,這樣看起來,這么多的被害人不是被這個殺人犯給殺死的,而是被這個零度理論給殺。但這其中,我又要對這種莫須有的運氣感到懷疑,照理來說,如此眾多的尸體都有被凍過的跡象,已經(jīng)構(gòu)成…
零號嫌疑犯:浪費了一個好點子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7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