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看過原著,不會以書評劇。我喜歡動物,尤其喜歡兇猛的動物,比如:狼、虎、豹、獅、鷹等。喜歡它們帶有智慧的威武之美。
電影《狼圖騰》的鏡頭表現(xiàn)很美。幾乎每個鏡頭是一幅畫卷。知青剛?cè)朊蓵r的一望無際的草原,遠處灰白色狼的特寫鏡頭形成鮮明對比,這是草原獨有的美景。
電影突出表現(xiàn)了狼和狼群的兇猛,狼在出擊黃羊前流涎三尺,天邊漂浮著狼一樣的火燒云。人趴在茫茫雪原上,白雪、黃皮衣、結(jié)滿冰碴的胡子絨帽,畫面的沖擊力極強。
人們偷黃羊時
看了一些影評,我肯定導(dǎo)演對場景的拍攝和對狼的把握,場景也完全撐的起音樂。
對狼個性的刻畫在于觀眾個人的接受度,我是接受的,更愿意將此視作現(xiàn)實理想去認知:狼懂得在忍耐中把握時機,草原是它的舞臺,不愿被馴養(yǎng),擬人化的驕傲。除了被影片中遠離現(xiàn)實的狼迷住以外,我忘記了其他,包括影片中人類扮演的角色和影片中所處的時代背景
前幾天看到《狼圖騰》拍成電影了,當(dāng)年小說沒看完,雖然我很少半途而廢。
讓我好奇的是導(dǎo)演竟然是讓-雅克?阿諾。大概是草原和狼引發(fā)了他的好奇心吧。
他就是拍過杜拉斯《情人》的那個法國導(dǎo)演,還拍過《熊的故事》,我沒看過。
大概瀏覽了一些熱門影評,似乎一般。不過我想看。
其實我不是為了看情節(jié),是想看場面,或許因為對草原的向往。
想看廣袤的荒原,雖說已經(jīng)對荒漠,蒼涼,恢弘之類的景色審美疲勞到厭倦。
想看雪野,雖然不知道它是否藍色,是否像撒著碎鉆。小說中好多冬天的場景。
想看人和狼的和諧和之后的對抗,廝殺的氣勢恢弘。
想看人類深陷大自然中的自由孤獨和絕望。
就是這樣,懷著很大的期望,或者說等待這失望,傍晚去影院看了電影《狼圖騰》。
事實上我總是帶著一些無所謂的態(tài)度去看一個電影的,因為我不知道會看到什么。
如果驚喜不期而遇的話大概會更開心一些,失望也不至于太強烈。
對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無所謂有無的態(tài)度,我不想再別處尋找什么東西。
看到了藍色的雪野,但沒有大雪彌漫,也沒有大雨傾盆,只是雪后。
狼群捕獲的黃羊被人…
文/夢見烏鴉
《狼圖騰》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感慨萬千,作為非原著黨,在沒有看過姜戎老師小說的情況下,但依然能夠從電影中感受到不俗之處,法國導(dǎo)演讓-雅克·阿諾用獨特的視角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的壯美史詩。
讓-雅克·阿諾是世界上最會拍動物的導(dǎo)演之一,他鏡頭下的動物不是《忠犬八公》或《導(dǎo)盲犬小Q》這類寵物形象,而是真正的野生動物。阿諾同學(xué)對自然生態(tài)和人類文明的對沖有著強烈的興趣,比如那部描寫石器時代的《火之戰(zhàn)》、著名的《熊的故事》和《虎兄虎弟》,就連梁家輝的《情人》中都體現(xiàn)了新舊文明沖擊下的人生悲劇。因此讓阿諾拍攝《狼圖騰》是最合適的人選。草原的壯美,狼性的精神,勾勒出一幅幅真實的草原生活圖景,逼真而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殘酷與美麗。而隨著當(dāng)代文明的入侵,自然生態(tài)與工業(yè)文明的對抗在阿諾的手中以虛構(gòu)和想象為基礎(chǔ),猶如一把利劍刺向觀眾的內(nèi)心。
當(dāng)觀眾貫注于自然與文明的沖突時,有感于狼的血性,很多觀眾會自然而然的站到狼的立場上,對人類的作風(fēng)感到不快。這種情緒難道就是《狼圖騰》的主題嗎?…
【狼圖騰】為狼存在的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7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