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愛劇的路線永遠都是從學校開始,然后分開,苦戀,漫漫等待,重逢,最后生死兩隔或是破鏡重圓。
好在《我們的存在》抓住了純愛劇最最重要的兩個points:一是演員好看,二是前后期制作精良。
番茄和吉高的組合相當養(yǎng)眼,而且后期在日本國內的宣傳也做得很到位,各種番組輪番亮相,本來對一圈造勢之后,對這部片子期待值上升了不少。
一般來說,為了降低成本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很少會有導演把一個愛情故事拍成上下兩部電影。正是因為被分成兩段來拍,所以《我們的存在》在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表現(xiàn)方面做得很出色,不像其他一些改編而來的電影省略關鍵的線索和情節(jié),《存在》一片有足夠的時間來講述這段七年等待的故事,同時,在講述這個故事的過程中,置入了適合的角色,并且盡量豐富了每一個角色,使這段故事更自然。
最后,純愛劇必須有一個非常適合煽情又相當容易受大眾接受的主題曲,比如說《屬于你的我的初戀》里平井堅延長的同名歌曲。一首好的曲子不僅會推動劇情,刺激觀眾的淚腺,甚至可以模糊掉一下影片本身的缺陷,讓人把注意力focus on男女主角身上
13年時看了這部電影,15年重看了一遍,現(xiàn)在17年了,又找出來看了一遍。當時是為了生田斗真去看的,但看完以后最喜歡的卻是女主,每次看,都還是會覺得滿滿的感動。看到豆瓣上有很多人評論說覺得這電影好無聊好悶好套路,我只想說這些人大概是都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青春和純愛吧。如果真的在那段時間有過刻骨銘心的感情,一定是能體會到的。其實這是一種相當難得的感情。那種不顧一切甘為對方付出的心情,和簡單美好的心愿,不是每個少年人都能碰到的。
小七是個外表柔弱但其實非常堅強又堅定的女孩子
高橋七美 和 矢野元晴
被命運栓在一起的兩個名字
只是命運被證明是命運,也要歷經(jīng)那么多的折磨和痛苦
高中的屋頂、煙火大會、告白祭。
17歲的夏天,兩個別扭的孩子的戀愛,
愛與被愛的探索
離別的車站,定下彼此的約定
努力考上東京的大學
一起在東京生活
每天用手機發(fā)送一張照片
每天5分鐘的電話
小心翼翼呵護遠距離的感情
但人為什么會覺得寂寞呢?
不是因為獨身一個人
而是因為和誰有過共同的記憶
有過幸福的記憶
漸漸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
元晴的短信內容越來越短
也漸漸不記得打電話
但對七美而言 等待的滋味同樣不好受
六年未見
但彼此的心中仍然只有彼此
哪怕七美身邊有竹內
元晴身邊有山本和亞希子
七年等待
心意也未曾改版
哪怕元晴編織了一個又一個謊言
都始終相信著他
青春的美好
生活的苦惱
零散的記憶拼湊成了我們的存在
相愛的人最終把彼此找回
今 誰を愛していますか?
私は 今日もあなにを愛しています。
《我們的存在(下)》要有多堅強 才能換來一個he結局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6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