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9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窩在家里,微博抖音電視劇看得越發(fā)沒有滋味,這部安靜的紀錄片作為催眠曲閃亮登場,充滿代入感的低沉法語,慢悠悠地敘述著,黑白的照片,震撼的畫面,卻將我?guī)肓擞七h的思緒,用更遼遠的視角打破著我對地球的固化思維,從南美到非洲,從非洲到歐洲,從淘金到饑荒,從饑荒到逃亡和遷徙,又帶著滿是創(chuàng)傷的心靈去聆聽地球的聲音。該是有著多么強大的靈魂啊。
人,是地球之鹽。
這個世界是多么殘酷啊,千萬別考驗探索人性,那是極殘忍和丑陋的。
對死亡和災(zāi)難麻木時,生活也在繼續(xù)
地球之鹽 紀錄片
人類只要和金子有了聯(lián)系,就再也離不開它了。這個畫質(zhì)真的是特別棒!一個人的視野,取決于他站的高度。
看得我真的很想去自己旅行,不會不懂害怕是很正常的,但是勝過個人的視野心境都是和在家里不一樣的,雖然會很累。
放棄了自己的體面工作,選擇攝影,在不斷嘗試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
他對待拍攝是那么認真,真的是很熱愛這個行業(yè),很有毅力,見到了很多人沒見過的東西,體悟到了常人所不能體悟到的。這是一種信念。就因為這樣五星好評也不為過,這是對他們的尊敬與敬畏
拍攝完非洲因干旱 饑餓 疫病而死的人們后
他說:當我離開那里時,我也病了
我病得很嚴重
我沒得什么傳染病
只是我的靈魂病了
1.多少次我放下相機
為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放聲大哭
2.人類是地球的調(diào)味品
從來不是主宰
我們可以向地球致敬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理解
我是一只龜 一棵樹 一顆卵石
3.穿過鄂畢河 你就到了北極圈
這里沒有邊際 什么都沒沒有
你就像站立在一塊白板上
與宇宙同寬
文/容庵
本片提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鏡頭跟隨著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對他的創(chuàng)作旅程展開回顧,巴西,擁塞的礦谷如地獄蟻穴;剛果,難民因饑餓脫水而逐漸干枯;盧旺達、南斯拉夫,人們因大屠殺而四處逃散、橫尸遍野……
片中的薩爾加多是一個面目硬朗,卻表情溫和的老頭兒,由上世紀80年代至今,薩爾加多的創(chuàng)作生涯已經(jīng)歷經(jīng)了將近40年,很少有人能夠駕馭「全球」、「世界」這樣磅礴的創(chuàng)作主題,薩爾加多卻是一個。從1993年開始,他以全球議題為主題的作品至今已經(jīng)拍攝完成了三個系列,每一個系列的創(chuàng)作周期都長達5到8年。他的世界之旅沿途經(jīng)歷過許多征戰(zhàn)和死亡,令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一種超越日常的宏觀視野。
我見過一些靠伊拉克、敘利亞戰(zhàn)地前線攝影出書成名的攝影師,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幾乎舉起相機便是人類影像的歷史記錄儀,但和許多戰(zhàn)地、災(zāi)難攝影的紀實風格不同,薩爾加多的作品充滿了宗教氣質(zhì)的構(gòu)圖,在他的攝影里,群體圖景和后景成為構(gòu)建他畫面風格的重要部分,造就了蒼涼而悲憫的宏大氛圍,為主體人物那強而有力的神態(tài)形成了巨大襯托
從來沒有過任何片子能讓我在開頭一分鐘就沉默流淚,《地球之鹽》做到了;從來沒有過任何片子能讓我看了多遍后依然飽受震撼,《地球之鹽》做到了;從來沒有過任何片子能讓我對萬里之遙的事有切膚之痛,《地球之鹽》做到了。
當攝影師塞巴斯蒂昂用鏡頭把另一個時代、另一個國家、另一群人民呈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深深覺得,我不再是一個個體,不再只屬于某一個國家或集體,不再對地球另一邊的事情置身事外,而是作為全體人類中的一員,跟塞巴斯蒂昂對話,跟另一個世界的人們對話。
【地球之鹽】要有很強大的心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