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去年大概這個時候?qū)懙母邢?,都說不上影評吧。
“ 熬夜看《黃真伊》 前些年第一次被打動是黃真伊的初戀 ,真是少女情懷 。后來回想起來, 更讓我折服的是她對舞技的熱愛和追求 ,它向我展示了一個人存在夢想并且全身心投入是有多么美好。 她和芙蓉第一次見面 ,兩位行首的較量就在她和芙蓉的話了 ,芙蓉信心滿滿認為自己一方一定贏, 而真伊的態(tài)度出人意料。 她的境界顯然在芙蓉之上。 不禁想起最后她倆競選最高行首, 芙蓉甘心認輸 ,愿意放棄自己長久以來追逐的目標(biāo) ,此時白舞的評價又耐人深思。
“ 芙蓉也有她的境界, 與真伊的不同 。談不上孰優(yōu)孰劣, 她們在各自的方向上做到了極致 。
“ 然而,這次深夜再看 ,讓我不禁墮淚的卻是白舞 ——這個女人不簡單 。首先 ,她很有才華 ,舞技是高超的; 更不簡單的是她有一顆飽經(jīng)風(fēng)霜卻依舊純真的心 ,于是她可以為了挽救樂伎玄琴押上自己性命 。她以最嚴(yán)厲的態(tài)度要求真伊, 她想讓真伊發(fā)展而非僅滿足于松都第一 ,這點上真伊是幸運的, 否則可能要步方仲永后塵
看過的韓劇不多,但也不算少了,黃真伊是唯二我看過超過一遍的韓劇挖。。居然才7分。。
一般看韓劇,最爽的就是一邊看一邊死命哭。。想那個啥天國的階梯啊。。藍色生死戀啊。。想你啊。。。不同于那幾部,這個韓劇我覺得是最。。恩。。厚重的。
首先,里面實打?qū)嵉挠泻芏囗n國古典樂器和古代舞蹈,雖然不大好看,也略難聽,但是在尊重歷史上,似乎給人感覺很真誠。劇里拍出的藝妓們努力練習(xí)才藝的場景很真實,學(xué)一門手藝不容易吶。
但這些只是陪襯,重點是我們女豬腳真伊與幾位男豬腳的感情問題。電視劇麻,不能一味還原歷史,不然韓國大媽們是不是該罷市了。。嘿嘿。。黃真伊有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才藝,自己的似乎注定好的人生,但是她遇著了愛情,先是恩浩,后是金在元(不記得他劇里叫啥了。。),這兩位真的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人哇。。我們的女豬腳不能不說是很幸運的。但是她很糾結(jié),她放不下自己的感情,更放不下自己熱愛的才藝。。說真的,我不大能理解這種心態(tài)。。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得兼,一點都沒錯的,你就是要舍棄一些東西換來其他的東西
原博客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e06370100ohmy.html
在百度貼吧也發(fā)過
--------------------------------------------------------------
凌晨看完的《黃真伊》,看完就是想寫點神馬,還第一次對一部電視劇,還是韓劇有這個感覺。思緒有點亂,分條寫,邏輯可能差點。哲理最后寫。
1、真伊這名字好啊,不亞于李師師這樣的名字。明月芙蓉梅香白舞就有點..
2、這部劇對愛情的講述,對每一個出場的人物的形象的塑造,絕,沒啥醬油,暫不提那個張大人,容易引起民族問題。
3、此外,這部劇最讓我著迷的是——這眾多的人物是靠他們間復(fù)雜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都是立體的。
3-1、真伊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
3-1-1、愛情方面,,恩浩的純情初戀,禮判的離經(jīng)叛道顛沛流離,無名的默默無言,碧溪守的因愛生恨,隨劇的發(fā)展逐步深刻。
3-1-2、親情方面,,主要是玄今對女兒的愛,含著讓其和自己同樣成為藝妓的愧疚,真伊的每一個決定她都要了解,生活以女兒為中心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真伊后才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部韓劇,因為它冗長的劇情,拖沓的鏡頭,還有些無用的內(nèi)容。
《黃真伊》也明顯有這些錯誤,但這不影響我完整地看完了,而且已經(jīng)是兩遍。如果不是由韓國人的推薦,想必我這輩子都不會為這個叫做黃真伊的丫頭而著迷。
有不少人將它與《大長今》相比,我對于那些比較表示不屑,因為首先在長度上,《大長今》是《黃真伊》的兩倍!況且,就我看來,大長今在電視劇中已經(jīng)被“神化”了,她更像一位女神,而不是一位女子,她堅強到仿佛知道自己未來一定會擁有瑰麗人生一般,不真實。
黃真伊則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子,在朝鮮歷史上真的有這么一位傳奇的女子,她的一生的確有些坎坷:從小被迫與母親分開,但她的毅力讓她完成了三千拜;她的天賦讓老師為之動容將她收作得意弟子;她的才情使他擁有了一段美好初戀,雖然最后因為老師百舞的阻撓而被割舍,她因此恨透士大夫,還有自己的老師;她努力修煉才藝,卻不再跳舞,只因自己的初戀說不希望她再跳舞,她因為彈琴而揚名藝伎界……才寫了她一小部分的人生已用去了如此多的篇幅,是的
“黃真伊”李時煥領(lǐng)演,一舞一紅裙,一笑一傾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