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個影評,全都想的好復雜而且各不相同。
不過多數(shù)恐怖片一貫如此,正因為這種模棱兩可的劇情才能引發(fā)觀眾濃濃的探知欲。在影片結束后依然存在的疑問,就好像影片還未結束,繼續(xù)在觀眾心中發(fā)酵。然后在漫長的討論與猜測中,影片的價值與內涵就上去了...
我經常在看恐怖片時猜測也許導演編劇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劇情,他們只負責提供了一個框架,真正的故事往往在于觀眾的觀察與想象力...
說到本片,首先我覺得題材很不錯,知名恐怖漫畫家未公開的漫畫卻預知了即將到來的死亡,所有事情的發(fā)生都與漫畫一模一樣...只第一眼就讓人熱血沸騰地很想看下去探究真相。
影片過程中,不得不再次感慨一下韓國影片的畫面真好,即使恐怖片也嚇得唯美,演員又好看,非常飽眼福。影片里的漫畫真是一大亮點,畫得真心不錯,如果恐怖漫畫都這樣的話,我也可以去搜一點看看...
然后到了結尾,說實話我剛看完時莫名其妙,真心沒看懂...幾番思索之后,出現(xiàn)了多個版本的“真相”,可是每一個真相都有BUG。也對,你想把這樣一個恐怖片完全理順,我覺得不太現(xiàn)實...
最后
看了幾個評論都覺得挺有道理的
1.姜知允和趙瑞賢可能是同一個人
2。姜知允總是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這是人格分裂的一種癥狀
3.第二個人在殯儀館里差點死了,但是最后因為姜知允到了才死的,他在姜知允身上看到自己老婆的樣子,可能因為姜知允就是趙瑞賢,趙瑞賢長的太像她媽媽了
4.每次漫畫以后姜知允都用血簽名,強調這是自己的作品
5.因為是漫畫,姜知允可能就是筆名
6.第一次殺人有點搞不懂,為什么要殺編輯?
7.第一個人看起來是自殺,第二個看起來也是自殺,小警察也被認為是自殺,老警察也是自殺,趙瑞賢也是自殺。
8.第一個人并不是自殺,可能是鬼殺的,也可能是姜;第二個人可能是姜知允殺的;小警察是老警察殺的;老警察是鬼殺的,可能是姜;趙瑞賢是姜知允殺的。
9.姜戴上戒指以后跟沒戴上的性格差距很大
10.姜總是迷迷糊糊地在車里醒過來,期間做了很多恐怖的夢,她做夢的時候,誰在開車?
11.除了第一個編輯,其他幾個人都是差一點被鬼害死(后來姜在訪談里說那是人性云云),最后卻都是被人殺死。
12.所有過失殺人的人最后都死了
“殺人漫畫”吳光祿新作,又一部教導有因有果種瓜不能得豆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