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的《馴兔記》改編成電影了,鄭淵潔本人表示這是他所有影視作品中最接近原著的一部。片子也入選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國際短片競賽單元,將會跟其他世界范圍內的十四部優(yōu)秀短片一起角逐最終的金爵最佳短片獎。
故事劇情很簡單,講述的是聰明、善良但又不循規(guī)蹈矩的皮皮魯在老師眼中卻是一個調皮搗蛋不服管教不聽安排的叛逆學生。而一個特別聽老師的話的學生李小曼卻變成一只兔子,李小曼嚇的哇哇大哭,老師和校長卻表揚了李小曼,說這才是學生學習的好榜樣
《馴兔記》一種深層的自我欺騙與逃避
《馴兔記》這部電影來自鄭淵潔先生的童話,這部電影,對當今多數學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進行了批判,明顯恰當的比喻,悲喜交加的手法,夢境與現實的結合,無疑都提高了這個電影的藝術層次。
但是,正如作家無法預估自己的作品將會產生什么樣的額外影響一樣,這部電影《馴兔記》同鄭淵潔先生的童話一樣,產生了許多令人尋味的地方,這是一種無法阻擋的文學價值。
電影中的皮皮魯,叛逆,活潑,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許多人看到這個孩子,可能都會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中考完閑下來,終于看完了這個故事。(不過看完那兔看這個感覺有點怪怪的。)說實話,我甚至覺得是不是爸媽向導演透露了我小學悲慘的四年經歷。
我喜歡曹文軒和陳丹燕,本來對鄭淵潔沒啥感覺,但現在有種想去買鄭淵潔全集的沖動。
我也有過這樣一個老師,同樣姓徐,斷斷續(xù)續(xù)教了我四年。(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出她的名字她叫徐秀虹!就職于遼寧西部某六線城市一所小學)甚至她也同樣有一個女兒,只不過沒坐輪椅,而是輕度弱智。
她帶給我唯一好的影響是,在上了初中后
每次看的懂事的孩子都特別心疼,他肯定經歷了很多才會變的懂事,懂事懂得只是大人的事,只有大人覺得懂事了他才叫懂事,但是反過來想想,如果孩子不融入社會又怎么生存?人類是群居動物,太不一樣了就會變成群體的異類,這本身就是矛盾的,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老師說什么就信什么,那個時候班上有個不一樣的就會成為全班的公敵
《訓兔記》片名簡單直白,直戳主旨。
兔子肖像出現于多個場景,學校、教室都可見到大幅的兔子肖像,為影片的后半部分進行了鋪墊。(這是灰色的兔子)
兔子我認為有三層意味;其一,遵守社會秩序、以小曼為代表的被馴服的“乖”孩子;其二是以皮皮魯為代表的并不情愿帶上兔子頭套,因善良而犧牲自我而臣服于社會秩序的兔子;其三是以女孩手中的白兔子為代表的純潔、單純可愛的童心。兔子的顏色由白向灰的轉變凸顯人物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被馴服,退去身上的稚嫩、真誠,取代而至的是諂媚奉承。
“馴兔記”陳朵怡新作,被馴服是否真的是錯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