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之子哪一段最觸動你?最打動我的,是宮仔和桃子在成年后相遇的那一段。尤其是兩個人帶著桃子的女兒在海邊游玩:明媚的陽光,干凈的沙灘,一陣一陣清澈的海浪;女兒在海灘上玩水,宮仔和桃子在遮陽傘下隨意地聊著天。我想,對于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副美好到希望永遠都不要結(jié)束的場景。導(dǎo)演還特意設(shè)計了兩位路過的老人,對這幅美好的畫面給與“官方肯定”:多么幸福的一家三口啊。
最為一個普通人,看到這里,真得很為宮仔感到高興。高興他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幸福。但是
《魚之子》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尋找自己父親下落的故事,他在這個過程中結(jié)識了一個神秘女孩及她的家人,最終在她們身上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成長的啟示。
電影一開始,年輕人抵達一個小漁村,開始尋找他的父親,但卻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去世了。在一次追逐游泳比賽的過程中,他結(jié)識了一個游泳能力非常出色的神秘女孩,并與她及她的家人建立了聯(lián)系。這個家庭和他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但卻共同面對著對親情的渴望和對愛的理解。
在他與這個家庭的相處中
能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遇到這樣的電影,真是幸運啊。
一個超脫世俗的童話,甚至連主角的性別都模糊不清,這反而拋棄了性別帶來的刻板偏見,讓觀眾更注重于主角的精神世界。
最喜歡的片段是媽媽在他找到喜歡的工作之后,坦誠布公告訴他:媽媽一點兒也不喜歡魚,這是對世俗親子關(guān)系的一種溫柔對抗,也讓孩子可以從單方面索取的道德枷鎖中解脫出來。
主角對魚的熱愛是偏執(zhí)而幼稚的,隨著年齡增長,海水般絢爛的童話色彩逐漸褪去,他的內(nèi)心世界卻依然純粹而幼稚,所以他的生活屢屢碰壁,若非朋友和老板熱心引路
一如既往地延續(xù)著導(dǎo)演所擅長的理想主義描繪 打造了一個充滿友善與溫暖的世界 正如劇中臺詞提到的“正常是什么?不正常又是什么?”導(dǎo)演似乎有意模糊著宮仔的性別 而這種模糊也再次加深了對于正常與不正常界限的模糊 在所謂“正常人”眼里 整天帶著魚帽子的咕咕叔叔是不正常的 癡迷于魚的宮仔也是不正常的 未婚帶著孩子和宮仔一起住的桃子認為這種生活是不正常的 可是誰能說得清正常的界限是什么 現(xiàn)代人考慮的東西有很多 這些思量大都為了生活以至于沒有空隙留給純粹的熱愛了 甚至很多人窮盡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熱愛
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劇,講的是一個女孩如何沉浸一式地喜歡魚類,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排除其它一切雜念。日式電影經(jīng)常以日常生活為底色,來講述一個哲理的大道理,往往不是以主旋律形式,直接了當?shù)仃U述。這就是日式劇的一個特色,以微小的生活為切口,以微小的人物為角色,來講述一個具有人生和哲理的大道理。在一個開放的成長和教育環(huán)境中,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選擇自己的興趣和喜愛的自由,并且溶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職業(yè)當中。如果一個社會能夠?qū)Υ税莶⑶夜膭?,那就是一個自由理想的社會。
魚之子:米布的純真世界一點也不孤獨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3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