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剛剛把【權利的游戲】看完,接著朋友推薦了【復仇】,她說這劇完全是一部腹黑說明書。本著“社會如此動亂,沒有腹黑怎么行”的中心思想,從網上下載了全集開始刷這部劇。
兩三天之前終于看完了這部臭長的美劇,我覺得我對影視劇的審美眼光被【權利的游戲】這樣的劇集抬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女主Emily為被陷害致死父親正名花了三季的時間,然而第四季這個倒霉David活著走到了大眾的視野,頓時覺得前三季白看了。
這部劇的核心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戰(zhàn)爭,Emily和她爸爸David的前女友Victoria(這個名字我總覺得c會發(fā)一個ke的音,每次角色找他這個音都似有還無)。在劇集的最后D射殺了V,V倒地射殺了E。V在死了兩次之后終于真的死掉了一次,E受了重傷,竟然是用V的心臟救活。如果這還不夠狗血…
V曾經假死兩次,一次是上了裝了炸彈的飛機,起飛前被裝炸彈的人告知飛機有炸彈,然而觀眾并不知道她還沒死;第二次是偽裝自殺現場,在自己曾經的城堡里一襲紅衣,擰開煤氣,點燃了打火機。(這時候鏡頭轉到了外面,我心說絕對死不了?。?br>V有三個孩子
一連幾個小時沉浸在Emily和Victoria最后的搏斗里,現在滿腦子都是bgm和對話。
從最開始看,就一直在想,編劇最后會通過復仇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是一個罪有因得還是復仇成功后的空虛。
由Ems最開始的為父報仇開始,到Victoria終于發(fā)現貓膩,再到把瑪戈也給攪進復仇的漩渦里,在這個長長的狗血的故事中,無數次希望Victoria死掉,甚至覺得最后David的一槍斃命實在來的太輕松一點。
V是一個典型的賊喊捉賊的例子。正如她所有的孩子認清她的一樣,她有為所有發(fā)生的事找理由的本事。我必須說
其實去年就已經追完 但是今天大半夜睡不著清點忘記標記的劇和書 才發(fā)現竟然漏了這部 又跑來感慨一下下
終於完結 不枉我從第一季開始追 這麼多年 從南京的小屋子到了北美小村子 回憶太多
這麼狗血的劇 我竟然追下來了 我大概也能算真愛粉了吧
不喜歡jack不喜歡不喜歡 可是編劇就崇尚這種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還是把他倆要湊一對 總覺得jack根本就是不懂我們家女主的 而且也不愛真正的她 所謂愛的都是回憶裡的那個小女孩
但是為毛大家都愛他啊啊啊 性格一點也不好啊。又軟又弱啊啊啊 簡直是主角光環(huán) 最後還能抱得美人歸 可憐我艾登 艾登才是真愛啊
嗯 諾蘭我是你的顏粉哈哈哈 而且是我們家女主的真·閨蜜 但是最後編劇竟然沒有給你一個對象 唉
第四季看的最心塞的大概就是margo「大概這麼拼?」從這個人物出現開始我就莫名沒好感 而且簡直是聖母心 天天亂站隊 好好的站對面其實也沒那麼討人厭 變臉變得比翻書還快呵呵呵呵 導致我很長一段時間 彈幕都是吐槽他的
第四季話說人物也貌似有點多 對我這種記憶障礙外加臉盲癥患者真的好!辛!苦
有點兒標題黨的感覺
我不是美劇控,這部劇卻是我一路追到底的。從暨大那件舒適的單人宿舍里一直追到了上海擁擠的地鐵上,這一路,艾米麗和維多利亞依然美麗聰明,而我卻從一個無拘無束的自在學生,變成了現在這個狀態(tài)不佳的母親。海灘、帥哥靚女,夏天的陽光、得體的妝容、女王的氣場、敢愛敢恨的灑脫……漢普頓的生活遙不可及。我被這個虛擬的故事虛擬的世界吸引。
四季中有些情節(jié)模糊了,但是仍然十分欣賞艾米麗,希望她贏到最后,希望她能幸福。
像多數人一樣,我不喜歡矮矮的酒保,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把他當作主角,但他和劇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都曾愛得如火如荼:阿曼達、艾米麗、還有瑪勾兒……細思極恐。
我偏愛艾登(他的臉長得很像再帥一點兒的梅西呀,告訴我不是我一個人),以至于當艾米麗在公開身份的記者面前回憶和艾登的過往時,我差點哭出來。艾登是唯一懂得她的人,唯一一個愿意愛他,且不需要考慮任何其他人感受的人(艾登已沒有親人朋友)。但是艾登的死讓我覺得一定是演員檔期出了問題、編劇臨時寫死的感覺,令人不悅
《復仇 第四季》一年一年追過來 終於完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5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