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塌糊涂的影院里,我也可以放聲大笑,大聲議論,沒有人去制止你,因為大家都如此。高朋滿座的影院,除了一大家子,就是一些情侶,反正大家開心、歡樂,某些時候也不由得傷懷一下。
首先這部《爸爸去哪兒》是在電影院里放映的紀錄片,廣電總局沒有要求真人秀這樣的東西不能在電影院放,國際上也沒有這樣的要求說不合乎國際潮流。其次,一幫萌娃和幾個老爸,聯(lián)手就能打敗一堆巨額片酬的所謂巨星拍下來的巨資的無人喝彩、無人觀賞的意義上的電影,很讓屌絲們、學霸們歡呼,這是一個沒有人能完全獲得權威的時代,那些電影學院派、草根派都無法理解的勝利,讓庶民感覺到了心理上的興奮,我們庶民終于掌握了真正輿論上的勝利,我們用我們的行動戰(zhàn)勝了所謂精英的陳詞濫調。第三,讓那些從來感情用事,或者先入為主,或者某種卑微的、下三濫的思維作為思想導入的某些人,包括論壇先進人物、自封的影視評論家、微博積極爭粉的那些人,終于有機會自己扇了自己幾巴掌,就在上個月,某好聲音的電影一敗涂地之后
我是左手扶著我喝醉酒的先生、右手拉著我表弟的衣袖去的UME,我容易嘛我?!作為電視版的忠實擁躉者,我就是以買張票做謝的心情去的,所以我對此篇的要求并不高。
買票的時候,最近的一場還有25分鐘,三連座的只剩下第一排,其它的幾乎是滿的。等場的時候,感覺人還不是很多,找位置坐下,沒一會整個廳就熱鬧起來了。活脫脫的家庭影院,左手邊2個媽媽帶了自己的小孩,媽媽們好有熱情地討論著各個爸爸和孩子的性格、脾氣,全當是自家客廳了。這種討論一直持續(xù)到電影結束,以往很難忍受這種事的我,今天卻欣然接受了。因為在宿舍看電視版的時候,自己的最大樂趣就是和室友們熱血地討論,所以在電影院聽到類似的討論,我也倍感親切。
內容幾乎沒什么可討論的,完成任務,集結3顆星星,可以參加森林化妝舞會,坑爹的舞會,不就是馬戲團表演嘛!任務除了常規(guī)的選房子、蒸包子,還鑒于場景——野生動物園,設置了給河馬刷牙、清理大象糞便、從蛇窩中取食材等游戲,說實話,并無太大新意!但有一點要說:環(huán)境很美,有野生動物園宣傳片的味道!
電影看完
哎呀媽呀[抓狂][抓狂],大年初三就在瘋狂搶紅包中度過了,多么積極又兇殘的一堆人?。埕艽罅耍荩埕艽罅耍?,一秒鐘紅包就沒了,你有試過一天沖三次電,手機不能離開眼的感覺嗎?還第一次在看電影時也不斷刷屏的,雖然是《爸爸去哪兒》這種歡樂的影片,還是沒辦法控制眼睛去找手機[流淚][流淚],喜歡有愛的電影,喜歡溫馨快樂的感覺,可愛的爸爸和孩子們,希望以后還可以經(jīng)常看到你們[愛心][愛心]
這部根本不能算電影,而是爸爸去哪兒的劇場版,是搬上大熒幕的綜藝節(jié)目。其實就相當于是一集爸爸去哪兒放到電影院里播出。
無可厚非,一部父子親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兒》,作為一個真人秀的綜藝節(jié)目,辦的非常成功,非常的火,在中國掀起收視狂潮和廣泛熱議。但對于這種火了就來隨便搬上大熒幕來圈錢的行為還是不能認同。但顯然電影院作為播放平臺是不是應該播非電影內容,這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影院是中介平臺,反正如果電影院都放綜藝節(jié)目和電視劇,我是不會去看的。
電影理論大師巴贊曾經(jīng)說過:“電影是現(xiàn)實的漸近線!”《爸爸去哪兒大電影》顯然滿足這一要求,因為影片從頭到尾無非是在用攝像機記錄五個小萌娃在他們明星老爸的帶領下,一起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里進行各種古怪項目挑戰(zhàn)的實況。就這樣芒果臺將自己的熱門電視節(jié)目搬上了大銀幕,明星和星二代們玩到high,節(jié)目攝制組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三口之家們也在過年期間樂呵呵,如此三贏的局面,損害的卻是電影本身。如此投機的電影圈錢行為,對中國電影來說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我還沒看過《爸爸去哪兒》大熒幕版。為什么這么多影評人如此罵這部高票房的“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影評人找到了一個宣泄心中憤怒的窗口。
華語電影的不景氣、有關部門的管制、電視人動了電影人的奶酪、大熒幕版不符合影評人心中對電影的標準等等因素造成了眾多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狂轟濫炸。
我作為一普通觀眾認為電影就是一娛樂產(chǎn)品,高興就好,能得到其他的東西當然更好,但是沒必要把它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就像搖滾不屬于流行音樂。但是在我心中搖滾和流行音樂沒啥區(qū)別,只是搖滾所表達的觀點有所不同而已。你不能說喝咖啡是雅,吃大蒜是俗。聽歌劇是雅,看小品是俗。讀《紅樓夢》是雅,看《金瓶梅》是俗。
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高爾基先生教導我們說:去你奶奶個爪兒吧!
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
在豆瓣里混跡的你們
誰敢說能說自己從來沒有看過一部其他國家的電影?
我覺得電影是不分國界,不分語言,不分文化的
一部好的電影,是給全世界的人帶來歡笑和淚水的。
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在2012年以3d形象重現(xiàn)大熒幕
這種不會被時間掩蓋的,真正會觸動人內心的,
我覺得才是電影。
所以, 爸爸去哪兒真的不是電影。
它是符合市場的產(chǎn)物,一個商業(yè)品,一個成功出色的案例,
用短短5天的時間去收獲6億的票房。
如果我是導演,我很開心我賺了那么多錢。
可是作為一個對電影一直有期待的影迷,
我真心為中國市場感到悲哀。
中國市場現(xiàn)在就是人云亦云
微博,天涯論壇操控著輿論趨向。
但凡站出來說幾句像模像樣的話的人,
看起來都公平公正,有思想的不得了。
我很開心大家都過了個好年,
爸爸去哪兒了給大家?guī)砹藲g笑。
可是我也希望大眾可以公正公平的去點評,
它是一部爛片它就是一部爛片,
湖南衛(wèi)視就是在用它圈錢。
什么時候全世界都在看爸爸去哪兒了,
什么時候全世界的人都齊刷刷的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什么時候奧斯卡獎頒給了爸爸去哪兒了
關于“《爸爸去哪兒》是不是電影”我想說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6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