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小的時候看過很多次,一轉(zhuǎn)眼17年過去后一直想再看一遍。從開頭的貓媽媽懷孕找到一個破舊的房間開始,無時不刻有一種隱約的尷尬,這種尷尬仍然停留在制作電影的工作人員是文哥年代過來的氣息。
電影中的男孩是現(xiàn)在熊孩子的鼻祖了吧?電影字里行間透漏出那個年代的單純,以至于人物形象頗有日本《哆啦A夢》的風格。小貝從車上掉下來后的迷茫,到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爪子到后邊被蛇和狼抓的時候一直到后邊遇到大花和四只狼搏斗,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一只生物用盡彼只所能在自然界中完全地活下去
感覺可能是看的太早了,應該是4歲前看的,那時候還是光盤和dvd。那個小貝走丟一個人流浪找媽媽的樣子,真實地嚇哭我了。我一直在想,日后我的很多不安全感和恐懼被丟棄感是不是來源于此?(因為我原生家庭完整幸福,父母一直陪伴)
長大后再看這個完整的故事自然是很美好的,但是小時候誰知道認知不完整的孩子會如何去解讀,唉,越想越覺得學齡前教育很有價值。
《小貝流浪記》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8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