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熱的國產(chǎn)電影,《南京!南京!》和《高考1977》,一個又是南京大屠殺的老梗,一個是敏感年代歷史的回顧,我都不想看。生活已如此沉重,還折磨自己干嘛?我一向樂于用溫情稀釋沉重,而非直面。于是我在地震一周年祭日去影院看《熊貓回家路》,沒估計錯,是我的菜。
情節(jié)俗爛到家,一個好孩子幫助熊貓尋回家,很明顯,是小時候?qū)W校組織去看的那種主旋律電影,正義戰(zhàn)勝邪惡,小熊貓和媽媽團(tuán)圓,犯錯誤的大人們也醒悟過來,大家都掛著樂呵呵的笑容無比和諧。可為什么在這樣個創(chuàng)意當(dāng)?shù)滥甏?,這樣簡單幼稚的故事,依舊有公司投資拍攝呢?而且我覺得,這個電影適合成人看。答案就是:
天真的回憶是每個人情感的G點(diǎn)。
在觀看過程中,我時而被小熊貓的憨態(tài)逗樂,時而又為他們的命運(yùn)牽絆,又笑又哭的,在最后字幕打上時,與地震有關(guān),眼淚涌出不能自已。主旋律矯情了?是,絕對矯情了,可是這回矯情的是小朋友和小動物,是你心底的天真,你一旦碰觸就忍不住牽動思緒。每個人都在長大過程中慢慢失去純真,老練世故,回憶在心里生根發(fā)芽,漸成G點(diǎn)。就是這樣…
從頭到尾沒有故事鋪墊,人物性格描寫膚淺……編劇更加低能,每場戲的對白就是重復(fù)重復(fù)再重復(fù)“聞啊,追啊?!薄疤美玻美??!睅讜r年前的電影也不會這樣。每個鏡頭都是close shot,畫面就只有到額頭到下唇,而寫還不停的晃,拉遠(yuǎn)伸近,忽左忽右,根本不知到他在干嘛,為了拍而拍………………我想這是看了最差的一部電影,不論配音,配樂,講故事的技巧,攝影,燈光,都是很低級的作品。故事后來交代原來抓熊貓的人是研究熊貓的科學(xué)家,那主人公后來也成了培育熊貓的人員,那么整部戲是不是都在折騰那小熊貓呢?簡直前后矛盾。
到最后聽到話外音才渙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個小時的“電視廣告”,大家快去臥龍看熊貓啦。我想這也是我看過最長的TVC了。
當(dāng)年看預(yù)告花絮的時候,是小熊貓在雪地里跌跌撞撞,可愛到不行。不過好像錯過了看的時機(jī),再看就不能投入了。除了覺得熊貓總歸是可愛的,對于人類演員都不喜歡看,甚至是小演員,都覺得他默默地滿好的,一說話好像有點(diǎn)煩。
覺得動物都是可愛的,秉持著本性在自然環(huán)境里生長。人作為自以為是的存在倒是在添亂。電影里說,熊貓的生長環(huán)境因?yàn)槿祟惗獾狡茐模媾R滅絕,但是又因?yàn)槿祟惤⒘吮Wo(hù)區(qū),而為熊貓爭取到了環(huán)境,數(shù)量有回升之類。這些是不是有點(diǎn)自打耳光???
看的時候反而腦子里一直想小時候看過的一部講熊貓的片子,里面的熊貓是有人配音的,也是在山林里跑來跑去,還差點(diǎn)被食人花吃掉,可愛到不行。這部片子叫什么來著?
今日刷微博看到萌蘭(大熊貓萌萌和美蘭之子)和花點(diǎn)點(diǎn)(大熊貓瑛華之女)從成都出發(fā),前往它們的母親歸屬地北京動物園。瑛華和萌萌是大熊貓英英的女兒。 英英是臥龍很有名的“雙胞胎熊貓媽媽”,自1998年初產(chǎn)以后每隔一年就產(chǎn)下一個雙胞胎,一生中生育了5胎雙胞胎,成活了9只。 英英2003年出生一對雙胞胎,一個叫瑛華,一個叫瑛美,現(xiàn)在一個在北京動物園,一個在雅安大熊貓基地。2005年出生的一對雙胞胎由林業(yè)廳副廳長趙學(xué)敏起名為仙女,仙子,聽名字就知道一個是女兒一個是兒子。2006年英英生下一個單胎女兒
【熊貓回家路】2009,可以讓人從喧囂都市中沉靜下來的片子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8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