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他畫的是冷眼看人、滿是孤獨與疏離感的小女孩,而在后來的一些作品中,能看到小女孩的眼睛里仿佛有整個宇宙。
七歲的小姑娘對他說:悲傷的時候想喊你的名字。
他被夸獎長得帥的時候羞澀地低了頭。
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時候就說“去看我寫的書吧”語調(diào)聽起來像帶著哭腔。
看到路邊的小貓就喵喵地叫起來。
上電臺節(jié)目的時候會用奇怪的方式打招呼。
畫畫的時候煙不離手,追求完美。
他說他不如以前堅強,變得溫和許多。
他說這樣不好。
變溫和為什么不好呢。
可以直面曾經(jīng)軟弱的自己,包容那個憤怒的、孤獨的自己。
曾經(jīng)我心中容不下一切,現(xiàn)如今我眼里是整個宇宙。
變溫和不是一件壞事情,只要我學會與永恒的孤獨為伴。
一直以為奈良美智是個女的,今早看了《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才發(fā)現(xiàn)他是個男的。這個片子雖然是個紀錄片性質(zhì)的,90多分鐘,但卻感覺很快就播完了。想想其中的奧妙,大概是鏡頭和內(nèi)容的豐富吧。那些排比句試的鏡頭剪輯切換連貫的非常好,很好的引導我去理解那些小房子的構造,巧妙以及觀看者的微妙心理變化。記得其中一個鏡頭里,有一幅畫是個側(cè)面的那個娃娃,鏡頭切換到看畫展的一個女人側(cè)面臉部,她正在看這幅畫,鼓鼓的眼鏡,沒有下巴,酷似那個側(cè)臉的娃娃。似乎她從畫中看到了自己,獲得了力量,像一口一口吃東西一樣的眨了幾下眼鏡,似乎眼鏡濕潤了起來。這樣的鏡頭組合使得這幅畫有了從某個人角度的理解,非常耐看。小房子里的一個小設計也非常出乎我的想象,就是兩個小孩子打開一個雙開門的衣柜后,發(fā)現(xiàn)里面是個暗暗的通道,對面是用射燈照著的一幅畫,以及更多的房間。這大大的吻合了奇幻的理想和夢境。還有從小洞中或者小窗戶中看那些畫和小狗的鏡頭。記得幾年前北京王府井新世界里也有過這樣的設計,會不會從nara那里獲得的靈感呢?
把卡布奇諾顏色的…
英文里的artist字面上的意思是做藝術的人,不清楚為什么在中文里會變成藝術家,煞有介事很裝逼的感覺。
我認識的藝術家都過著苦行僧的生活,他們每天穿個圍裙或者連體褲,上面不是堆滿臟兮兮的油彩或者石膏,吃飯都是微波食品,不化妝不保養(yǎng)。回答問題的時候反映總是會慢一拍,因為獨處時間太多所以語言功能退化所致?;旧虾苌偕仙缃痪W(wǎng)絡。
奈良美智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孤獨和憤怒,一個人獨自作畫。印象最深的那句話是,他說,現(xiàn)在有人在我旁邊,說好聽點,我變成熟了;說難聽點,我開始把別人看的別自己重要了。他笑一下,說我想我能自私一點。再頓一下,說,不是‘能’而是‘應該’。
能在本行業(yè)略有建樹的人都是這樣,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很多事情是拿來做的,不是拿來說的。你做的永遠不會白費,你所傳達的能量總會被一個接收到,讓ta在悲傷時大聲呼喊你的名字。
滿娘的嘛
一上來就慘遭花次棒子調(diào)戲
36還孤身一人,吃飯作畫都簡陋。煙頭滿地,粗糙不像當代藝術家,像粉刷匠
不需要……有也不錯,擊倒不逃
慢有腔調(diào)額
日本寧增細膩挖~
7歲小妞畫悲傷想念他名
小房子偏妖
和作品截然不同的溫和瘋格,源自灰色感傷童年
《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富有感染力的紀錄片片 望著她你會看到某個時期的自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8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