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中是否有渴望翻過的高山?我看到有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反而覺得不是這樣。女主爬山一開始是骨子里的倔強驅(qū)使的,后面男主點出她其實是在逃避,后面的爬山更像是在接受面對自己,哪怕再不喜歡那也是自己,再難受身后也會有愛你的人,我們生活就像爬山,爬到半山腰望著山頂,呼吸著稀薄的空氣喘著大氣想著要不就算了吧半山腰也挺好的,特別是旁邊有人勸你說別上去了,到這里已經(jīng)很好了我們下去吧。生活有很多無奈,很多人漸漸麻木變得得過且過,但是面對同樣無奈的生活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選來選去,還是選了一個治愈系的電影來看,嗯....對戾氣太重或過于反應(yīng)現(xiàn)實或科幻的東西仍然提不起興趣來,更準(zhǔn)確的說不喜歡這類電影里傳遞出來的黑暗情緒,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感受到很多了。
艾米麗,一個自出身就患有哮喘病的女孩,多次在生死邊緣掙扎,因為不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而變得格外的倔強、固執(zhí)以及一些壓抑,不讓爸爸幫忙搬行李,玩恐怖的游戲,講血腥的笑話,喜歡吸血鬼,不吃急救藥,不接受住院治療,但卻不得不依賴吸入劑。年輕的父母不知道該拿艾米麗怎么辦,尤其是母親
看這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電影真的是造夢的藝術(shù),這部電影的每一幀鏡頭都是大片,把色彩和光影的藝術(shù)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李·佩斯主演,電影主要是講骨折受傷的小女孩亞利珊德拉在住院期間結(jié)識了替身演員羅伊,繼而講述了一個幻想故事,是一個影中影。
一個深陷絕望的中年大叔和一個充滿純真與善良的可愛蘿莉,她的救贖讓殘酷的現(xiàn)實土壤開出童話的花朵,整部電影的視覺沖擊是非常強烈的,看完電影像做了一場綺麗絢爛的夢,虛無又美好,久久回味。
先抖個機靈,在片中從山腳到山頂?shù)暮0紊仙齺碇v,學(xué)過地理的也都知道,每上升一千米氣溫下降六度,那些衣物的御寒能力不知如何能做到,可能是因為主角也就是說走就走的一場,沒有那么多準(zhǔn)備,但是山腳跟山頂人物對環(huán)境的反饋一樣的話其實并沒有看出來到底他們上了多高。
我個人覺得希望在故事后半截加點寒冷,讓觀眾知道氣溫變低以后自己去的時候有所準(zhǔn)備,再就是還同時加了一層沖突,頂著寒冷還是戰(zhàn)勝了自己。
開著電視吃飯時偶然看到的,女主角艾米麗在二樓跟樓下黑人聊吸血鬼時,才開始被吸引住專心看,所以一直在開動腦筋從人物表現(xiàn)和后續(xù)發(fā)展補完前置情節(jié),進入了一種奇怪的狀態(tài):
1、考慮每個出場人物的作用,預(yù)測其再次出場和劇終時的狀態(tài)。比如黑人小哥有一瞬間讓我以為他是主角,但是臺詞又有點飄忽,像是會神兵天降的類型。果然后面還是幫了忙。室友急性子傻大姐一直是喜劇形象,用來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非常方便。
2、考慮情節(jié)發(fā)展和場景編排,比如艾米麗背包落水后漂落下游,馬上想到警察或父母找到背包的反應(yīng)
不是我們沒有好的作品,也不是我們拍不出自己的特色
而是就像我們寫作文一樣,政治正確一直是個主題。別說電影,小品相聲段子都逃不了。
我們、年輕人為什么喜歡外國的電影。不得不說他們怕的的確好。
他們開放、浪漫、自由。風(fēng)格主題不一,勇敢的去綻放表達。天賦人權(quán),影片中處處透露著文化自信??v使你優(yōu)秀,也沒說達到跪舔你地步。
在電影《生命的奇跡》中展現(xiàn)出來的純愛,少年少女那份純真唯美的情感。那個少年是那樣的陽光、開朗、自信。而是也更懂得自尊自愛
【生命的奇跡】很普通的還不錯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6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