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上映時票房和口碑都平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成經(jīng)典的例子。本片最終被收入美國電影名冊,登上AFI百大電影榜和AFI搞笑電影榜前十。
黑色幽默的臺詞,馬戲般的雜耍表演,無厘頭的劇情,對戰(zhàn)爭和政治的諷刺(墨索里尼甚至以為是影射自己而在意大利禁了此片),都使本片成為所謂“無政府主義喜劇”(anarchic comedy film)的代表。反復(fù)唱國歌的高潮部分等待元首出場;永遠被落下的三輪摩托車;戲耍小販的帽子;收音機被砸仍音樂不止;跟馬睡覺;打仗時頻繁換裝……最經(jīng)典而搞笑的無疑是鏡子一幕——打碎鏡子的Harpo模仿Groucho的一舉一動,長達兩分半的啞劇讓人忍俊不禁。不過其實這個后來被無數(shù)次模仿的橋段并非Marx兄弟原創(chuàng),卓別林甚至早20年就用過。
本片是Marx兄弟的代表作。Marx是紐約的一個猶太人移民家庭,共兄弟五人。其中年長的三位——Chico(演話多間諜)、Harpo(演啞巴間諜)和Groucho(演元首)最具喜劇表演天賦,是核心成員,后兩位Gummo和Zeppo則陸續(xù)退出團體,改行當(dāng)經(jīng)紀人。本片是Marx兄弟在派拉蒙的最后一部電影,隨后Zeppo退出
又是一部期待已久的爛蘋果,而且是十分。
年代久遠不是借口,導(dǎo)演與編劇仿佛合在一起表演什么叫智商殘缺,爭先恐后綿延不絕。
滑稽不是問題,但能否別抓著一個點賣弄的那么起勁,反復(fù)成惡心了才停下?
全部的片子,除了一個女的奶子快掉地上了之外,都在扯淡。
影片的總的意思是用盡一切挖苦搞笑手段諷刺政治,從總督上臺是靠金錢,治國是靠間諜,到什么外交和戰(zhàn)爭,統(tǒng)統(tǒng)都是胡鬧,是鬼把戲。有些場面從喜劇歌舞的角度看,也算精彩,如馬克斯四兄弟排成一排的那段舞;但有些細節(jié),實在也是無聊,如那場“照鏡子”的戲,當(dāng)作滑稽來看,有點看頭,卻與影片總的精神不搭界。而與那賣花生的小販的那場鬧劇,更是在耍弄普通老百姓,與影片的主題背離,似乎說百姓就是這樣愚蠢,可以戲耍。
真有點弄不懂,為何這本影片能兩次列到上世紀100部經(jīng)典影片名單中。
作者:Tom
不論是電影藝術(shù)以臻至完美的默片時代還是打破桎梏的有聲電影時代,好萊塢始終執(zhí)電影喜劇之牛耳。盡管好萊塢從英國的雜耍歌舞及啞劇偷師學(xué)藝,其喜劇的成功還是影響了全世界,更何況還誕生出像查理卓別林、巴斯特基頓、哈羅德羅埃德等這樣一批喜劇大師。默片因缺少聲音維度而成為有缺陷的藝術(shù),夸張的表演與具有表現(xiàn)主義的畫面構(gòu)成是對現(xiàn)實的變異模仿,反而使之呈現(xiàn)出“電影的喜劇性是它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zhì)”。因而在觀看最早期的《水澆園丁》或是犯罪默片《方托馬斯》時,我們還是會忍俊不禁。
本片是一部滑稽的喜劇作品,這部瘋狂喜劇的主角是一個國家的獨裁者和他所雇傭的兩個間諜。主要介紹弗利唐尼亞國和西爾凡尼亞兩國的戰(zhàn)爭,通過格魯喬·馬克斯扮演的法亞弗利向人表明,一個國家倘若竟如此輕率地任命一個十足的獨裁者作為領(lǐng)袖,那么,它就活該有可能是最壞的統(tǒng)治者來統(tǒng)治。
鴨羹在美國俚語中表示“不費吹灰之力的事”,也形容容易上當(dāng)受騙的傻瓜,費爾弗萊哄騙寡婦幫他買官,哄騙國家陷入戰(zhàn)爭,他鼓動年輕人去為不顧他們死活的政府送命。《鴨羹》的幽默元素如此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所有人都把費爾弗萊以及他的團隊真當(dāng)回事,F(xiàn)reedonia的人民渴望改變,以至于容忍費爾弗萊的腐敗無能,甚至以此為豪。本來熱愛和平的人民,是如何在愛國狂熱中忘掉自我,整個國家是如何淪為配角。
這是對極權(quán)主義的直接抨擊,當(dāng)它在諷刺腐敗、政府無能和戰(zhàn)爭時
鴨羹:令人感動!Marx妙語連珠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3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