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人頭壺
文案:最初的凝望
你,來自泥土,頭微微揚起,仿佛仰望天空。六千多年過去了,我們進食,生存,繁衍,不斷進化。而今凝望著你,我們依舊在思索,這一切的意義。
人頭壺——紅陶材質,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六千至六千五百年前。那時候的人們不斷打磨手中的石器,開始馴養(yǎng)家畜、開墾田地、形成聚落。人類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的紀元。陶是人類第一次從無到有的實驗,在雙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織在一起發(fā)生物理和化學反應,實現(xiàn)質的轉換。從對泥土的把弄開始
每一集很短,解說的語言凝煉又優(yōu)美。。第1集就是收藏在西安半坡博物館的人頭壺,有時間一定去看看。那迷惘的面孔,會流淚的眼睛。第2集是河南的賈湖遺址的骨笛,那時風動,仙鶴骨鳴,笛聲又響,穿透九千余年。第3集是國博的陶鷹鼎,制陶如塑人,內容即胸懷。陶鷹鼎質樸渾厚又有種萌萌噠的王霸之氣。國博上次國慶70周年去,人太多未能入,真遺憾。第4集是黃河下游山東龍山文化的黑蛋殼陶杯,薄的令人佩服4000年前的古人,怎會有如此的技術。第5集紅山玉龍,發(fā)現(xiàn)于內蒙古赤峰,藏于國博,風已息,龍仍騰
以前并不喜歡青銅器 去博物館的時候基本上也是不怎么看 嗖的一聲從身旁溜過 但是這部片子把青銅器拍的那么生動 那么有趣 那么萌 文字那么美 解說那么棒 讓我改變了自己對青銅器的偏見 真的很好看 無論是片子還是青銅器。
嵌綠松石那個文字看了好幾遍 象形文字 指事字 會意字 形聲字 那集實在太好看了 還有那句因為刻骨 所以銘心 鸮尊那一集 貓頭鷹從高貴到不祥再到呆萌 貓頭鷹一直就是那個貓頭鷹 但是人心變了好多回了 人頭壺 我們仰望最初的凝望 陶鷹鼎 陶是時間的藝術 如何與時間融合 文字太美了
很高興能有一個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又能受到大眾喜愛的節(jié)目
短短的紀錄片不長,按照歷史的發(fā)展順序,每集不過短短五分鐘,簡略的描述了一下一件寶物還有一些猜測和感悟
古代的一些東西尤其是新舊石器時代的文物看起來不如后面的青銅器那么的引人注目,如果我是在博物館看到,可能也不會駐足太長時間,但是它的歷史價值不可否認。我喜歡文物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證明了以前的歷史是發(fā)生過的,是真實的,而這些石器毫無疑問將這些歷史的范圍更加擴大了
北方在古文化里面確實要勝南方一籌,尤其是河南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經(jīng)典的紀錄片片 二十五個老寶貝?。。?br>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2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