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的劇情。首先主角并沒有精神疾病,幾次幻覺是表現(xiàn)手法。第一次是在殺人后回家的廁所,這個極可能是夢境。第二是在派對,所謂的幻聽其實是主角的記憶復蘇。
他父親我覺得有罪。電影的前半段都塑造了一個痛改前非的好男人形象,但有兩個不自然的地方。一是他父親全片沒有提過要找出兇手神張正義或者憤慨,跟這樣一個10年還堅持去亡妻墳前傾訴的深情男人不符,跟一個拳擊時露出猙獰曾經被稱作巖石的男人不符。第二是他與兒子的尷尬關系,10年的單親生活,要說是因為當年的酗酒家暴造成的不理解10年的時間也足夠去修補,更不可能是什么青春期逆反。父親對亡妻的深情完全沒有在男主的回憶中體現(xiàn),這兩點都可以解釋為父親的負罪感,因為負罪感所以久久不能忘懷亡妻,但卻無心復仇;因為負罪感老是跟兒子關系尷尬,兒子當年知道一些細節(jié)這點一直是他的疙瘩。這是暗線,再來看看邏輯線索。
男主從片頭就開始研究化學和毒藥,加上與女警在街頭長椅上的對話,暗示了他早已知道兇手是誰。他的復仇計劃是從看報紙再次看到兇手時開始的
一個好的劇本,可以給影片增彩,即使沒有大牌演員,比如這部。
雖然整片有一些沒有交待清楚的情節(jié),但這就是電影的魅力,交給觀眾去回味去猜測,但不能出現(xiàn)邏輯錯誤。我也蠢蠢欲動,對觀影之后的感想一吐為快,涉及嚴重劇透:
1、片中,少年碰見一個惡霸學生將新生的書籍扔掉,沒有采取行為;在地鐵第一次碰見惡漢在發(fā)飆,也扭頭就走;但第二次,惡霸學生和惡漢,都被他揍得鼻青眼腫,這說明:少年在武力上可以制裁他們,但內心里面不愿意打架,有點懦弱。只有被外界因素刺激到才會出手,是一個心理被扭曲的以復仇為生存動力的黑暗少年。
2、退休的警探知道少年遭受的冤屈,知道父親阻止兒子指認,也清楚殺母兇手近期將被判刑,他在縱容少年,導致少年偏激殺人(一個毒品販、一個老鴇)。少年還找到了女警探的兒子,威脅警探別插手他的事情。
3、父親是殺害母親的主謀嗎?當然是!原因(1)在蛋糕店聽到店老板說后面墻上有以前朋友的合影之后,驚慌離開,是怕兒子知道自己和罪犯熟悉;(2)母親死后,父親性情大變,化身好父親,努力照顧兒子
【復仇少年】比爾·薩奇領演,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細節(ji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