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古建筑題材的電影,現(xiàn)場觀眾在看過《榫卯》之后,紛紛被劇中父子情深打動,看到家書一段時更忍不住落淚?!绊樑摹笔沁@部電影制作上最大的亮點:在故事片中完整呈現(xiàn)了一棟福建大厝異地復建的全過程。
自2015年12月4日開機,到2016年9月28日殺青,故事片《榫卯》分4期拍攝,攝制組4次集散,攝制工作日逾100天,第4期航拍轉戰(zhàn)5地歷程近2000公里,不含群演攝制組人員80余人,演員年齡從78歲到4歲。
”馬躍老師說,他拍了50多部戲,第一次是真的在雨天拍雨戲,后來很多場景都被迫改成雨戲。天氣的不穩(wěn)定因素,并因此造成的建筑進程延期問題,導致計劃45天的制片計劃,最后拍了100天。
影片質感很有高度,熟練鏡頭掌控,體現(xiàn)導演藝術高度,向影片致敬。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身為徽人,更是倍感榮耀,一榫一卯,無不是古人智慧的表現(xiàn)。導演借著一個由現(xiàn)實生活改變的故事,娓娓道盡傳統(tǒng)手藝在今天這個繁華社會的沒落。這樣的故事,注定不會被主流社會的受眾所接受,但卻讓我看的頓生感觸,這或許是我骨子里的東西與導演形成了共鳴吧!
影片中的故事眼是陳家那塊“潁川世澤”匾,老父親就是不肯說過匾的下落來,而身為工程師的兒子卻又一直對這塊匾耿耿于懷,而最終的結局,相信看完影片的人都會唏噓不已,因為那匾的所在,最是恰當不過。影片最后
《榫卯》不一定是現(xiàn)代煩躁,時代變了很多自然不需要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