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部內容獨特,難以歸類的電影,想了半天暫且把他歸入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陣營吧。拿了2014年戛納的一種關注大獎,倒是符合這個品味。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小女孩和她養(yǎng)的一條叫哈根的狗,但卻絕非以往溫情或搞笑的動物片。故事情節(jié)難以描繪,因為包含的東西太多,先談一下喜歡的細節(jié)和片段。
第一幕便引發(fā)了我極大的觀影興趣,仿佛上帝在注視人間般的俯角鏡頭下,本該繁忙的城市立交橋上只有一輛渺小的單車匆匆劃過。鏡頭轉下,騎著單車的女孩孤獨的穿過空曠的大橋,她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么??諢o一人的街道上掠過的風聲和黑鞋白襪踩著單車的鏈條聲,突然背景音樂切換成一首氣勢宏偉的交響樂,轉角的街道殺出一群奔跑呼嘯的瘋狗,如波濤洶涌的洪水一樣向女孩涌去。踏過鋼琴鍵一般的斑馬線,音樂戛然而止。
此外還有屠宰場鮮血淋漓的屠牛現(xiàn)場,女孩吹著小號哄哈根睡覺清晨在浴缸中醒來,被拋棄在公路上的哈根茫然無措的在城市之間流浪,被流浪漢賤賣給狗販子輾轉落到斗狗人手中訓練以及斗狗場,小女孩跟著暗戀的男孩子進入夜店迷茫的狂歡
4.5,結尾再給0.5,意猶未盡。
小女孩演繹得自如真摯,和DOG一起配戲,讓人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大人的世界。
流浪狗,屠宰場,廢墟,血腥的斗狗場和立交橋,汽車,街道,歌劇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隱喻。
歐洲老城的故事背景,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人與動物的內在緊張和沖突,
節(jié)奏跌宕起伏,歐洲文藝片的佳作,獲獎實至名歸。
《白色上帝》
一部超乎想象的電影,來自匈牙利導演的自編自導,這是聰明人的作品,所以本片獲得坎城影展的“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電影。電影講述了十幾歲的小女孩,帶著一條雜種狗,來到父親的家里,與他待上三個月的時間,小女孩與狗的感情很好,父親反對這條狗,政府也要求給狗上稅,因此父親遺棄了這條狗。接下來,開始了狗在社會上流浪的命運,遭到流浪狗收容中心的追捕,逃出生天以后,又遭到流浪漢的賤賣,被人訓練,打針,下藥,參加了斗狗大賽,咬死了同類,它逃跑了出來,經(jīng)過重重折磨,又被抓進了收容中心,這時候,狗的狂野張顯出來了,咬死了收容所看門人,釋放出了成百上千只流浪狗,成了領導者,攻陷城市,與人類為敵,肆意報仇。最后,狗帶上它的團隊,去找小女孩及她父親報仇,恐怕一切要以血腥收場,但小女孩吹起了悅耳的小號,音樂感化了所有的狗,它們俯首蹲下,瞬間成了最有靈性的人。白色上帝是什么意思,導演也未點明,故事的一切帶著反諷的政治意味,帶著濃濃的挑釁人類自身的辛辣。當然,最終仍舊需要愛,來化解這個相互傷害的人類世界。
Fierceful and Beautiful就像poster上面寫的那樣。這應該是我看的所有電影里最難歸類的一部電影吧,它不屬于恐怖驚悚,亦不屬于動物,電影更加不跟邏輯走,就覺得電影的背后在訴說著一個寓言和一些道理。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超現(xiàn)實主義片子。很佩服導演的拍攝手法和上百條狗狗們表現(xiàn)出的震撼場面。感受的出來在拍攝時應該耗費了很多精力下了功夫。<圖片1><圖片2>
純屬個人評價,沒事發(fā)發(fā)牢騷而已,不喜勿噴。
如果說這個導演是素食主義者那我無話可說,首先片頭殺牛的鏡頭想表達什么?人類主宰動物的命運,人類高高在上?人類play god?那別吃肉了唄,感覺導演唯心主義太過強烈了,好吧我承認部分原因是當時在吃飯,內臟掉出來那段我快吐了好嗎,但我相當反感這種簡單粗暴表達蔑視的方法,人類確實自以為主宰一切,但不是吃牛肉就能說明這個問題。也就是從片頭開始導演就開始自我了,下一個故事是抓狗關進收容所
《白色上帝》:人狗情未了,和平誠可貴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