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無艷后來離開皇宮,她問追著她出來的狐貍精,你知不知道什么是人世間的愛情。
小狐貍說大概知道,愛情就是要無條件的為一個人付出。
鐘無艷說錯,愛情是占有是毀滅,是不顧讓對方傷心的不擇手段。
然而反觀她們之前在皇宮,明明鐘無艷是那個為了齊宣王什么都愿意做的東宮娘娘,搞定使者,征戰(zhàn)沙場;而小狐貍,無論是愛齊宣王的女兒身還是愛鐘無艷的男兒身,她才是在一直占有,一直不擇手段。
大約是她們都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心目中愛情的樣子,鐘無艷渴望占有,小狐貍也渴望為愛人默默付出。
其實鐘無艷也不是個只懂文韜武略而不懂兒女情愛的角色,她兩次在天牢看著齊宣王不得不求她而故意顧左右而言他的樣子,其實溫柔又靈動,如果齊宣王也愛她的話,那兩幅場景就是愛情里甜言蜜語欲說還休的模樣。
至于渣男齊宣王,這個角色反而讓人沒法恨起來,他不學(xué)無術(shù),犯下錯誤時每次都說下次會改,可之后又捅出一個更大的簍子,一再縱容西宮娘娘卻每次都找東宮娘娘救場,但這個角色勝在真實,世界上其實哪那么多偉光正的英雄
壹
三個女人一臺戲,選角太成功了。梅艷芳菲反串,鄭秀文的英氣,還有二十一歲無敵的張柏芝。
貳
鐘無艷:到底愛是什么?
夏迎春:愛就是為心上人無條件付出、犧牲,一心只想讓她得到幸??鞓?。
鐘無艷:錯,愛是霸占、摧毀和破壞,為得到對方,不擇手段,不惜令對方傷心。必要時一拍兩散,玉石俱焚。
叁
一個女人最美的是什么時候?
不愛你的時候。
肆
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
伍
誰都是從怒沖沖到恨綿綿最后到淡淡然
五星好評。以前就看過啦,腦海里只記得一句“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偶然再次略過,便重溫一番。
里面的皮影戲也很有韻味。中國的歷史底蘊真的很深厚!有幸生長在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的中國~
原來齊宣王是梅艷芳演的呀,和梅蘭芳有關(guān)系么,我有點搞亂了哈哈哈哈差點以為是同一個人。不過喜劇的諷刺效果真的很強烈。小時候看個熱鬧,長大了看清現(xiàn)實。
“只有不愛齊宣王才能變漂亮啊!”(我們要愛自己)
犯錯只有零次和無數(shù)次。
道理都懂,但是執(zhí)念太深。
———分割線———
接著把后半段看完
很不喜歡電影《鐘無艷》的結(jié)局,太典型的中國式happy ending,太典型的中式女性形象。轉(zhuǎn)身瀟灑地離開沒那么難何必為了看起來不可改變的所謂宿命(月老紅繩)而妥協(xié)呢……這樣的鐘無艷一點也不酷。
很港式的喜劇,各種胡搞無厘頭卻令人深思。
相比于去年看過的另一部相同主旨的港影《原諒他77次》,那才是好結(jié)局。它很好的打破了中國非常傳統(tǒng)的勸和不勸分的慣性……將表面的和諧挖開徹徹底底地剖析出它內(nèi)里的疲憊不堪、相互厭倦。它用77次的失望統(tǒng)計來“勸分”,面對矛盾,它不再含混其詞、不再和稀泥
她的品格?她的堅忍?她的付出?這些是因為你喜歡她,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而不是因為這些品質(zhì),你才喜歡。
不漂亮就不值得愛嗎?顯然不是,畢竟每個人的審美不同,戳到每個人的點也不同。可你們根本不在同一個點,何必要因為偉大而喜歡。感動是感動,可是感動不是心動啊。
其實現(xiàn)在我有一點相信,喜歡其實挺復(fù)雜的,不是說沒道理,只是說道理太復(fù)雜到很難清楚的抽絲剝繭列清楚。所以不如簡單點,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該著你傷心也別躲過這份心傷,一團亂線有時候反而就不美了。
“鐘無艷”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感動不了一個不愛你的人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