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劇的底色是悲涼的,北京灰蒙蒙的天空,沙丁魚一般的地鐵站,職場中的舉步維艱,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北方干燥天氣中的涼氣,以及人們埋頭拼命生活的無奈。
故事線隨著晶晶在生日當天的一躍而跳展開,主角們因為各種原因聯(lián)系在一起,工作生活中的無奈,遇到事情的欲言又止,圍繞“工作,房子,孩子”,聚焦平凡人們的生活,群像戲和生活中的各種小細節(jié)都十分生動。
各種社會痛點,女性生活中的憂慮也在劇中有所體現(xiàn)。例如胡晶晶寧愿網(wǎng)貸也不愿向表姐借錢的驕傲,校園時代不得不深埋的愛情
看完以后,我有三點問題。
首先,苗苗這轉變也太快了,編劇難道就是為了寫職場黑暗搞的嗎?那既然這樣,之前那位陷害喬夕辰的呢?完全沒有用嗎?為了湊時長?
其次,許言我真的是無語了。我忍了很久她和男朋友的拉拉扯扯,一下子作,非要打腫臉充胖子,一下子外貌焦慮,一下子節(jié)衣縮食買房,我都忍受這種劇情。刷單我是真沒想到,這么大個人了,首都上班,每天接觸這么多人,一點腦子都沒有。刷單年年都有宣傳,上大學的時候導員千叮嚀萬囑咐說刷單違法,怎么可能天上掉大餡餅,朋友勸半天,還是不相信
[歡迎點擊收聽“自由落體FF”播客]
今年以來,僅目前已播出的女性劇集大概就有十部之多,但能破圈而出的也就兩部,其中馮小剛執(zhí)導的《北轍南轅》還是因為群嘲而被熱議,最終在豆瓣以5.0分收官。而獲得廣泛好評的《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雖然豆瓣評分破8,尤其在同期播出的《北轍南轅》的對比之下,它所呈現(xiàn)的“真實”和“真誠”顯得格外珍貴,但在我們倆看來,仍是問題多多。
在一個心理學的學習群里,我也看到很多人都在追這部劇,其中有個群友提到:“我想了下我為什么那么有共鳴
“我很好。”
每當接到父母從家鄉(xiāng)打來的電話時,這句“謊言”總是會脫口而出,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父母明知道是搪塞,卻還是信以為真,談論些千篇一律的瑣事,寄托些溫暖無用的寒暄。
生活太苦,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即使是最親的親人,面對生活中這些束手無策的難題,也只能當個“場外觀眾”。一句謊言,是我們習以為常的遮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技巧,也是我們面對生活最不堪一擊的抵抗。
一口氣連看了6集《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不忍看。才看幾集
雖然很多人一直在罵許言,但我不煩她,覺得這個角色很立得住。
不是開公司的女老板,不是有上司男朋友的能干員工,有點虛榮又有點愚蠢,缺乏安全感也有原生家庭的滲透,和沈子暢的相處也太真實了,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沈子暢也是半斤八兩,朋友們?nèi)^不正,自己沒有任何規(guī)劃,都要結婚了也不知道自己家的財務情況,其實他們兩個笨蛋還挺天生一對來著。
幸運的是,許言一直在成長,也很自然,比如背了真包也會被認為假包,于是改變了消費觀
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