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很帥,一些大場面的戲很過癮,但是整體劇情和人設(shè)很奇怪,就是雖然能理解電影想要表達反派是因為受到委屈拋棄等原因黑化,但是完全沒辦法共情這一點,因為畢竟人確實是你隊友打死的,而且是在人家招供后,并不是為了辦案打死的,所以后續(xù)一系列的怪別人不幫你作證,怪上司給了你過多的權(quán)限模糊了黑白,這都說不過去了。
而主角呢,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想要給他塑造一個有原則不知道變通的正義形象,但是涉及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他自己又雙標,比如違抗上司命令很多次,你自己原則性這么強
“如果那天換你去追可樂,我們的命運會不會反過來?”這是《怒火重案》里,謝霆鋒問甄子丹的最后一句話。
看完電影,我替他思考了一下。
我的答案是:甄不會做出謝的選擇。
兩個場景都在說明甄子丹的特點:不因個人利益向權(quán)勢低頭。一個是一開場姚Sir和他的對話,提醒他除了查案,也要搞好人際關(guān)系;一個是阿寶把他帶到權(quán)貴的飯局,要他抬手放過富二代,他卻扔下200塊揚長而去。
而另一個場景也暗示了謝的選擇:抓捕前,甄恭喜謝又升職了,而在復(fù)雜的體系內(nèi),能夠升職一定意味著謝對上級的迎合。
“文弱武強”的說法經(jīng)常被用在許多商業(yè)動作片身上,包括這一部《怒火·重案》。盡管它的劇本的確有顯著缺陷(后面我會詳述),但這樣的評價我其實是不太同意的,因為它往往是在部分觀眾對出色的“文戲”與“故事”過于歪曲的理解下所得出的結(jié)論,并總認為文和武是可以隨意分割來看待的。
什么是故事,什么算好的故事?故事之所以是故事,是因為它表現(xiàn)出了必要的矛盾與沖突,讓觀眾理解并期望事件的發(fā)展與變化。對于漫威、速激、怒火、戰(zhàn)狼這類中外商業(yè)大片而言,它們能吸引廣大觀眾并得到認可
【怒火·重案】堅持原則的悲哀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