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順序:
月球-金星-水星-太陽-火星-木星(兩顆衛(wèi)星)-土星(介紹了土衛(wèi)六,泰坦星,可能適合居?。?天王星(一圖帶過)-海王星(未詳細展開,海衛(wèi)一,將被撕碎的固體衛(wèi)星)-旅行者1號星際探測器-半人馬座α星(三顆恒星)-天苑四恒星(幼年恒星系)-紅矮星格雷司581(很像太陽系)-行星柏勒羅豐(大氣被恒星蒸發(fā))-雙星大陵五(英仙座β,惡魔之星)-參宿四(獵戶座α星,最大最亮的星)-獵戶座暗星云(恒星工廠,恒星的誕生)-白矮星(恒星的死亡)-脈沖星(超新星?)-黑洞(巨大恒星殘骸
這場旅行是一場超越光速的旅行。
除卻基本的我們接受的所謂的科學的天文知識之外,很多問題已經超出了我的認知,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時間本來就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已,只是在我們可以理解和認知的范圍之內劃分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說用一種在時間之外的比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時間更為巨大和無限的東西來定義時間的話,那么時間就可以看做是虛無,無所謂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的無限只是包含在另外一個更為強大的無限中的一粒塵埃而已。
同樣空間也可以這樣來理解。
所以當超越光速進行這場旅行的時候,看到的這個宇宙的面貌也僅僅只是那一個點上看到的面貌而已,并不是全貌。我們只是在無限的無限中的某一個點上與某一樣物質交匯。
宇宙的邊緣就是人類認知的極限。因此我們的認知只能達到135億光年。那么在此之前呢?是一種循環(huán),是一種輪回,還是一種虛無?
將科學,宗教,哲學融合,也只是我們人類的狹小的認知的一部分而已。
因為人類是從宇宙中誕生出來的東西,所以注定無法超越宇宙。就如同一?;覊m無法超越灰塵之外的世界一樣。
想這個問題只會將人想到…
談起地球,不知有多少人窮盡一生,也未能踏足各處,那更為廣闊的宇宙呢?
在宇宙里,時間和空間都已經失去了意義,人類的壽命對宇宙而言,簡直太過渺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計,那就更別提在有生之年探尋宇宙了。即使是人類孜孜不倦的探索了幾十年,也僅僅對內太陽系有了一定了解,而外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對人類而言,可能是耗盡紀元也無法完全了解的。人類所能做的,或許只有仰視和感嘆!
從地球起航,最先能落足的便是月球——這個地球唯一的衛(wèi)星,也是人類目前登陸過的唯一地外天體
對于地球來說,你我只是一粒塵埃。對于銀河來說,地球只是一粒塵埃。對于宇宙來說,銀河只是一粒塵埃。對于時間來說,整個宇宙只是一粒擦身而過的塵埃。
可是我們的渺小,才可以見證這造物的神奇與偉大。
因為當你把視線從無限大無限遠處收回,看回你自己,對,就是你自己這個人的時候,你會又一次見證不輸宇宙邊緣的神奇景象。
我們身上所有的血管經脈,如果把它們拉開來首尾相連,可以繞地球兩圈有余。
人體中的一個細胞帶著1.5伏電壓,我們身上有多少個這樣的細胞?20億個!
神奇的潛意識,也就是我們大腦的深層意識,記住了我們還在母體子宮內到出生到現在,所有的經歷,聲音,氣味,感知,這所有的一切,讓我們性格豐富而復雜。有我們能明白的,也有我們自己也不明白的內因,用明或暗的方式,推動你的人生向前。
你可以閉上眼睛,在身心的深處,如果把鏡頭縮得無限小,你也可以看到星云,海洋,風暴,雷電,每一次思想,都會讓你的大腦里幾千幾萬腦細胞轟轟烈烈的死亡,每一次呼吸與動作,都會讓身體里血液奔流涌動,如潮水涌起落下,奔流不息直至死亡。每個人…
旅行到宇宙邊緣:We Should Cherish and Appreciat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0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