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起你來像一團火,那么熱烈,恨起你來也像一團火,把你燒毀?!狈?,多也,漪,水之紋也。這個艷麗似火的奇女子便是猛浪,便是掀起波濤永不寧靜的水,便是滌蕩一切的雷雨。她的痛苦最深,渴望又最強,所以爆發(fā)得最迅最猛,最似雷雨,她游走在生與死的邊緣,雖死猶生,以高聲呼喚著雷雨最后的日出與光明。
繁漪是《雷雨》中最具特色、個性最為鮮明的人物形象,她出生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中,面對現(xiàn)實的黑暗,她于這個社會產(chǎn)生了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她努力追求自由,反抗這個社會的壓迫與束縛。
繁漪與周樸園之間的婚姻是沒有愛情的婚姻,他們的婚姻悲劇是封建婚姻制度自身導致的,也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悲劇。她于周樸園不僅沒有愛情,就連關(guān)系也是不平等的。周樸園作為一個封建資本家,有著很強的控制欲,任何人都必須要聽從他的指揮。
雷雨人物關(guān)系確實很復雜,周樸園繁漪魯侍萍,繁漪和周萍,周萍和四鳳的愛情糾葛;周沖單方面喜歡四鳳,周沖是繁漪的親兒子,但周萍是魯侍萍的親兒子,繁漪是周萍的后母。這樣復雜的關(guān)系都喜歡用狗血來形容。但作者想表達的是封建家庭和思想的悲哀。這樣的狗血,在壓迫的封建的環(huán)境里發(fā)生是正常的,在現(xiàn)代社會眼光來看,雷雨中的人物都有點心理疾病。有壓迫就有反抗。
繁漪是最具反抗性的人物。她早就看透了周樸園的虛偽,又明白自己受到的壓迫,所以她想逃出去。她是最清醒的,但在周圍人都活在自我的世界
《雷雨》
蘩漪這個名字真的太美了。周家是一潭死水,而她是漾起的陣陣漣漪。
封建,反抗,雷雨。這幾個詞組在一起,分分鐘是一場民國情感大戲,而《雷雨》是這類戲的鼻祖,為了讓沖突暴風雨般地集中,曹禺把所有矛盾濃縮到一家人身上,這家人代表了封建思想和資本主義矛盾下的犧牲者,在他們的生活里交織著對于欲望的追求,人性善惡的體現(xiàn),偉大的愛和自私的愛。蘩漪和四鳳是一樣的,她們自以為追求的愛情卻以一場荒唐的混亂結(jié)束,她們也是不一樣的,比起四風,蘩漪顯然更無懼,她不懼封建道德
雷雨是一部很經(jīng)典的話劇,看了原著和改編的電影,電影改編比較還原,整部劇只有兩三個場景,矛盾激化的高潮部分處理的不錯,這一場悲劇和鬧劇真是令人唏噓。
主要劇情是大礦主周樸園之子萍與繼母蘩漪有染,又與同父異母弟沖同時愛上女仆四鳳。萍自與鳳偷偷相戀,便不再理會漪,漪傷心欲絕,邀請鳳母魯媽到訪周宅,希望魯媽立即帶鳳離開。魯媽離開之際,卻赫然發(fā)現(xiàn)園正是三十年前對她始亂終棄的負心少爺。
原來當年魯媽在周家打工,為園誕下兩子周萍和大海后,園為另娶富家小姐把她和病重的幼子逐出家門
【雷雨】關(guān)于老爺周樸園的形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1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