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么,面對薩沙的形象,使我聯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白癡》中癡情的梅思金公爵。他們的共同點是對女性情感的纖細、深沉,富于犧牲精神,可又未免顯得力量單薄與弱小,于是常常變得精神上跌跌撞撞、癡癡呆呆,有那么一點神不守舍、失魂落魄的樣子。而這種癡情,對大多數女性來說又常常是具有魅力的。然而薩沙的愛情浪漫曲決非喜劇。在這支浪漫曲中先后出現了三個人物,似乎作為一種命運的無情力量,成為薩沙向柳芭靠攏的直接的間接的甚至是致命的障礙。
第一個人物是戰(zhàn)地的營長。這位浪漫的營長在決戰(zhàn)前夕的寧靜壕坑里還不放松對柳芭的調情。在多數普通士兵眼中,這個笑聲朗朗的女軍醫(yī)既然已是頂頭上司的相好,誰人又敢去對她做非分之想呢?然而,“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薩沙雖是個小人物,卻又是個地道的“情種”。正是對柳芭那笑聲的一聽鐘情,在即將奔赴沙場決戰(zhàn)的前夕,薩沙鼓起勇氣向自己單相思中的“女神”柳芭獻上了一束戰(zhàn)地野花,并當面傾訴了自己的衷腸。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薩沙所能做的,也僅是如此而已……
第二個人物是自…
《戰(zhàn)地浪漫曲》:跨越戰(zhàn)爭的浪蕩笑聲與注定破滅的浪漫幻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weigoucun.com/archives/id-68242.html